所謂兩審終審制,是指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的審理,即告結束的審判制度。也就是說,一審人民法院審理宣判的判決、裁定,尚不能立即產生法律效力,而允許在規定時間內提出上訴,經二審人民法院審理后作出的判決裁定一經宣判,立即產生法律效力。
我國的行政訴訟、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實行的都是兩審終審制。但為了保障法院裁判的公正,使已發生法律效力但有錯誤的判決、裁定、調解協議得以糾正,于是在我國“兩審終審制”之外設立了一個獨立的審判程序,即審判監督程序。它不是每一個案件的必經程序,是有別于一審、二審的一個具有補救性質的糾錯程序。
在制度設計上,審判監督程序的設置并不違背兩審終審制,正如有些學者所講,它的設置具有積極意義,通過不斷完善再審程序,可以反向性地促使一審和二審程序公正度的提升,以期通過其自身功能的強化達到最終消滅再審程序的目的。
審判監督程序所審理的案件,不僅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基于審判監督權啟動再審程序的案件,也包括基于當事人申請再審,人民法院審查后啟動的再審案件(當事人申請是引起再審程序啟動的一個重要途徑,但當事人沒有啟動再審程序的權利)。該程序的設置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維護權利的最后一道司法防線,是一種特殊的事后糾錯和救濟程序。
由于是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裁判的否定,就意味著要犧牲原判決、裁定的穩定性和權威性,也會影響爭議解決的效率。因此,為了保持法律裁判的穩定性和權威性,法律對該程序的啟動進行了嚴格限制,尤其是對啟動主體和事由等的限制,前面已經提過。
司法實踐中的確存在許多問題,例如當事人民事再審申請有時間上的限制,但是法律并未規定法院、檢察院啟動審判監督程序的時間,因此,當事人在再審、申訴期間屆滿后仍可千方百計地促使法院或檢察院對案件進行再審或抗訴,導致生效裁判處于一種相對長期不確定的狀態。
實踐中反復再審、終審不終的現象十分嚴重,生效判決的既判力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司法權威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審判監督程序在自身制度設計上的確存在缺陷。當前有些人也建議我國應該實行三審終審制等。
如果您咨詢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中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有哪些
2020-11-22什么部門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2021-02-23傳統知識產權包括哪些
2020-12-25拘傳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0-12-11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 關于印發《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21-02-21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2020年商鋪拆遷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3-19頂樓人家漏雨樓頂維修費誰出
2020-12-12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離婚了簽署的借條有效嗎
2020-12-14新車投保要注意什么
2021-02-15保險合同的非要物性是什么意思
2021-03-10保險合同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有哪些
2021-02-07服兵役還有失業保險金嗎
2021-02-13財產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0-11-13因感染艾滋病意外險拒賠合理嗎
2021-02-02保險公司拒賠理由有哪些
2020-12-27校方責任保險的除外責任是什么
2021-03-22房屋拆遷產權置換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