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達時當事人拒絕簽字視為送達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八十八條直接送達訴訟文書有困難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為送達,或者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回執上注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對于法院郵寄送達的情形,被送達人拒收并不否定送達的事實。視為已送達。
拒收法院訴訟文書
不少人在官司于己不利的時候,一貫想當然的做法是拒收法院應訴材料、拒領判決書。有的企業老板認定所謂經驗,其下員工因懼怕擔責,往往也遵從老板的意愿,對法院的東西一概不簽字、不收領,甚至將法院的郵件的徑行退回。有的當事人在估計審判結果對自己不利的時候,故意遲遲不予領取判決,甚至埋怨代理律師不該領取……那么,拒收法院應訴材料、判決書等訴訟文書,真的有用嗎?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法院送達文書的方式有:直接送達、郵寄送達、委托送達、轉交送達、留置送達、公告送達。拒收法院訴訟文書,其實是被告放棄自己的應訴權利,喪失的是實體權益。
一旦法院缺席審判、公告送達,判決生效后強制執行就緊隨而來。到時候想舉證、申辯以扭轉局面,只能說悔之晚矣,談何容易!根據調查總結,實踐中因公告送達、缺席審判而導致的再審、申訴案件占據了較大的比例。當然,也確實存在原告當事人因被告“躲貓貓”,而自己又舉證不力而導致敗訴、撤訴或者執行不能的情況。但是較之前一種情況,總體上還是少數,大多情況下只是打亂了法院的訴訟進程。作為被告如果非要以“躲貓貓”的方式達到規避法律責任的目的,你必須先確認原告方手里的證據不足,確認法官會以證據不足為由駁回其起訴,而這是不現實的……因此,總體上來說,與法院“躲貓貓”作用有限,且實在是得不償失。
如果對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有意見,用拒收判決書的方法來表示,除有可能拖延時間之外,沒有絲毫實質用處。如果不服一審法院判決,只能在法定期限內,向上一級法院上訴;對于生效判決則只有繼續申請再審、申訴。隨著以后立法的日趨完善,必將建立更為有效的處理當事人拒收訴訟文書情形的機制,到時候更加不宜以這種消極方式做文章。
可以看出,送達時當事人拒絕簽字是視為送達的。拒絕簽收其實是很消極悲觀的對待方式,這樣是喪失了自己的應訴權利,是很不好的。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到您。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盟店公司解散了保證金能退嗎
2020-11-27行政復議可以成功嗎
2020-11-27婚前協議只簽名沒按手印是否有效
2021-02-11交通事故訴前鑒定后多久立案
2021-03-10離婚和財產分割的相關規定
2021-02-09公證遺囑怎么寫
2020-12-05交通事故認定書期限
2021-01-16股票如何繼承
2020-11-26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我國繼承人的范圍如何規定
2021-03-03丈夫去世公公的遺產可否繼承
2021-03-06弘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服務承諾包括哪些
2020-12-25某保險公司訴某公司保險合同一案
2020-11-29學生自殺保險理賠嗎
2021-01-19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疾病保險是否可以包含生存保險責任
2020-11-09何謂保險合同的違約責任
2021-01-03意外事故保險的賠付是怎樣的
2020-11-30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