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公告送達費由誰出
一般由敗訴方承擔,勝訴方自愿承擔的除外。
依照特別程序審理案件的公告費,由起訴人或者申請人負擔。
相關知識: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前款之規定:“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和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公告送達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欄和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信息網絡等媒體上刊登公告,發出公告日期以最后張貼或者刊登的日期為準。對公告送達方式有特殊要求的,應當按要求的方式進行。公告期滿,即視為送達。人民法院在受送達人住所地張貼公告的,應當采取拍照、錄像等方式記錄張貼過程。因此,法院根據上述規定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頒布之前,公告送達起訴狀副本、應訴通知書及開庭傳票時,不存在給當事人舉證期限,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頒布施行之后,根據該“規定”的第三十三條第一款規定“人民法院應當在送達案件受理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的同時向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舉證通知書應當載明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調查取證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制定的舉證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后果?!?/p>
在公告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之后,又給當事人舉證期限,通常做法是:×××:本院受理×××與你×××糾紛一案,現依法向你公告發出之日起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提出答辯狀的期限為公告送達期滿后的15日內。公告期滿后30日為舉證期。并定于舉證期滿后的第×日上午×時(遇節假日順延)在本院××法庭公開開庭審理,逾期將依法缺席判決。筆者認為在證據規定頒布實施之前按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及司法解釋的做法,當時沒有頒布證據規定,不存在運用證據規定給當事人舉證期限的問題,而證據規定是依據民事訴訟法及有關法律的規定制定的,根據“新法優于舊法”、“后法優于前法”的原則,證據規定頒布實施后應按證據規定執行,在送達起訴狀副本后,應給當事人的舉證期限,否則就剝奪了當事人的舉證權利,因此,在公告送達起訴狀副本、應訴通知書的同時,應該給當事人送達舉證通知書并限期舉證。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五根肋骨骨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涉外再婚需要特別注意什么
2020-12-11地址異常能否做股權變更嗎
2021-01-03最新交通事故賠償標準及計算公式
2020-12-31假火化證明如何處罰
2021-02-19減刑、假釋司法解釋
2021-03-13行政機關凍結銀行存款可以不通知當事人嗎
2021-02-28簽訂集體合同應當經過哪五個程序
2020-11-13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未約定逾期還款利息的,逾期利息怎么算
2021-01-01個人信用破產能出國嗎
2021-02-10超市摔倒找不到侵權人怎么辦
2021-03-21知識產權代理公司收入如何確認
2021-03-23企業重組職工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1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保險金賠付可否根據約定由第三人代為履行
2020-11-12保險經紀人需要什么條件資格
2021-02-27人身保險一年多少錢
2021-01-21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