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侵犯他人軟件著作權的行為包括哪些呢?需要侵權人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呢?通過下面內容,就可以得到一定的了解。
一、侵犯他人軟件著作權的行為有什么?
1、剽竊。剽竊是指未經他人同意,擅自發表、登記別人依法獲得并享有著作權的軟件。剽竊行為主要表現在使用部分抄襲或者全部抄襲的方法,在別人有著作權的軟件上簽署自己的名字。
2、非法復制。非法復制是指未經軟件著作權所有人的同意,擅自把別人所擁有的軟件自行制作一份或多份的行為。非法復制行為主要表現為盜版行為,盜版此種侵權行為是目前的市場上,最常見、也是最為大眾所認識的侵犯他人軟件著作權的行為,這種行為直接搶占了正版制作商的商業利潤以及市場份額,危害極大,也極為明顯。
3、擅自使用。擅自使用是指未經軟件著作權所有人的同意,又沒有嚴格按照法律的要求,對別人所擁有的軟件進行修改、演示、注釋、翻譯和應用的非法的使用行為。例如,企業未經允許,在內部計算機的使用系統中安裝和應用別人的軟件;或者將別人的軟件經過擅自修改、注釋、翻譯過猴拿到市場上推廣、追求這些不合法的利益。
4、擅自許可他人使用。擅自許可他人使用是指未經軟件著作權所有人的同意,又沒有嚴格按照法律的要求,也沒有經過軟件擁有人的許可,將軟件學科第三人使用。這種情況通常表現在系統軟件、計算機硬件的分銷商、零售山、生產商為了達到推銷自己生產、銷售的軟件或者硬件,沒有通過授權就在自己的硬件中預裝軟件或售賣系統軟件是搭送用戶軟件。
5、擅自轉讓。擅自轉讓是指未經軟件著作權所有人的同意,又沒有嚴格按照法律的要求,也沒有經過軟件擁有人的許可,將軟件轉讓給其他人。一般表現在生產商剽竊別人的軟件后署自己的名后對外銷售或對外發表。這種侵權行為具有非常大的侵害力同時也具有強大的隱蔽性。
二、侵犯他人軟件著作權有什么后果?
1、行政責任。國家軟件著作權行政部門對侵權人進行沒收一切不合法利益所得或者進行罰款等處罰。
2、民事責任。由相關部門要求侵權人停止他的侵權行為,并消除對軟件著作權所有人的影響、對軟件著作權所有人進行公開的道歉并賠償對軟件著作權所有人一定的損失。
3、刑事責任。軟件登記管理機構的相關工作人員如果有違反相關規定的行為并且情節嚴重的、構成犯罪行為的,應該有司法機關追究他的刑事責任。
侵犯他人的軟件著作權是危害極大的侵權行為。如果軟件著作權收到侵犯,受害人可以向法院起訴,通過有效的方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停止他人的非法侵害。
侵犯著作權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著作權法》對著作權的歸屬有哪些規定?
共有著作權的行使、處分和分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后保證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1-03-16傷殘鑒定必備手續是什么
2021-01-28民事侵權損害賠償范圍
2021-01-15新勞動法合同到期賠償標準
2021-02-11離職檢查電腦合法嗎
2020-11-24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因工受傷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3-10人身意外險理賠流程是什么
2021-03-12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車險損與三者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31發生車禍該如何申請保險理賠
2021-01-05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避免保險合同糾紛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2021-03-17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5保險法是如何規定固定資產投保的內容
2021-01-20律師操作保險業務過程中法律適用的疑難問題
2020-12-0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司法解釋二有什么具體內容
2021-03-25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時要注意什么呢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