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約定的送達時間
合同有約定就從約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送達日期按以下方式計算:
直接送達的,為當場送達的時間。
郵寄送達的,為簽收郵件的時間。
留置送達的,為留置在受送達人住處的時間。
轉交送達的,為轉交單位反饋的時間。
公告送達的,為公告發出之日起滿三個月之日。
合同中的通知條款
起草合同時,大家通常會因權利、義務以及違約責任條款直接關系到合同各方的權益而花費較多篇幅設定,卻忽視了看上去不那么重要的通知條款。其實,通知條款與合同各方的權益也是緊密聯系的。
合同中通常會設定單方變更或者解除合同權,一旦滿足條件,守約方將要向違約方發送通知行使單方變更或解除權。但是,我國對于通知采用“送達主義”,即只有在發送方發送了通知且接收方接收到通知時通知才視為送達。發送方除了證明自己完成了送達義務還需要證明對方已經接收到通知,只要對方不配合,送達很難完成。實務中,接受方故意躲藏不接受或者拒收通知情形比較普遍。因此,在起草通知條款時,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兩方面:
一、明確的聯系方式
聯系方式通常包括聯系人、傳真、電子郵件、住所等。首先,合同中應當有明確的聯系方式,如果缺失,即使合同約定了單方變更或解除權,也因沒有約定聯系方式而無法行使;其次,聯系方式應當準確無誤,否則,相對方會以聯系方式錯誤而沒有收到作為理由抗辯。最后,聯系方式應當是合同相對方本人或者其授權指定聯系人所有,否則,相對方會以聯系方式的所有人非其合法授權人,無權處理合同相關事務。
二、明確的送達標準
我國《民事訴訟法》只規定人民法院送達法律文書的形式和認定標準,訴訟當事人不配合送達時,法院可以采取留置、公告等特殊方式送達。對于民商事主體而言,法無禁止即自由,民商事主體可以在合同中明確約定送達的標準。比如,通過電子郵件送達的,可以約定通知的信息發送至合同中對方指定的電子郵箱一定時間內,即視為送達,對方即便沒有打開電子郵件,也可視對方已經收到通知。通過快遞送達的,可以約定自快遞發出之日起一段合理的時間范圍內便視為送達成功。
最后,在發送通知時,我們還要注意保留發出通知的證據,比如寄送快遞、信件的憑證、電子郵件原件等,以便發生糾紛時作為自己免責的證明。
送達時間的約定規范了送達期限,也保護了簽約方的利益。在生活中相信大家也有時會運用此類知識,所以我們也應該深入了解這些內容以便解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事故認定書一直不出來怎么辦
2021-01-15交通事故造成人受傷,受害人在多長時間內起訴法院會受理
2020-11-12征地果樹補償標準
2021-02-06法律援助什么意思,哪些情況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2020-12-01交通事故發生后多長時間喪失訴訟權
2021-02-02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管理辦法
2021-01-04離婚需要賠償嗎
2021-01-01離婚后繼父有權探望繼子嗎
2021-01-06民事調解到期不給錢如何處理
2020-11-26受害人因交通事故致殘的是否有被扶養人生活費?如何計算呢?
2021-01-18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客戶不按照合同履行條款怎么辦
2020-11-30未辦理結婚手續的財產問題
2021-03-05學生課間玩游戲受傷學校該負責任嗎
2021-01-04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資質轉讓嗎
2021-02-11【詢問解答】離職時被老板惡意扣工資怎么辦
2020-11-10什么是哺乳期?女職工在哺乳期享受哪些特殊勞動保護?
2021-02-20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具體有哪些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