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
2、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3、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的;
4、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5、將商標作為其他商業標志使用的;6、為商標侵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的;
7、給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歸責原則在侵權行為法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將直接影響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從侵權法發展的歷史看,現代的“嚴格責任原則”認為,根據法律之特別評價,行為人的某些狀態可以作為歸責事由。在我國,很多學者將《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和第3款的規定作為侵權行為歸責原則的國內法根據。具體說:“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集體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兩款往往被認為確定了我國民法侵權行為的基本歸責原則-過錯責任原則。“嚴格責任原則”只有在法律明確規定的情況才適用。
“嚴格責任原則”又稱“無過錯原則”或者“無過失原則”。它是指無論是否有過錯,只要造成他人損害的,依法律規定應由與造成損害有關的人承擔民事責任的確認責任的準則。執行這一原則,主要不是根據責任人的過錯,而是出于損害的客觀存在,根據行為人的活動及其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險性質與所造成損害后果的因果關系,而由法律規定的特別的責任。所以,學說上又將其稱為“客觀責任”或者“危險責任”。
在商標侵權的歸責原則中引進“嚴格責任原則”,至少在所謂“直接侵權”中引進“嚴格責任原則”,是我國多數學者的觀點,其理由是:1、適用“嚴格責任原則”可以抒解權利人的舉證困難,克服過錯責任原則的弱點。2、國際相關立法的發展趨勢如此,我國應與其保持一致。如德國商標法第14條規定:“受害人可訴請對于有再次復發危險的侵權行為,現在就采取下禁令的救濟,如果侵權系出于故意或者過失,則還可以同時訴請獲得損害賠償。”英美法系國家以判例法的形式確認了比起一般責任標準更嚴格的“嚴格責任原則”。當然,為了限制權利人的權利濫用,行為人對于所負責任仍有一些有限的抗辯理由可以援引,但不能以當事人已盡到合理注意為由進行抗辯。
筆者認為,我國商標立法中已經引進了“嚴格責任原則”。如:1、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似的商標的;2、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3、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圖形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商品裝潢使用,并足以造成誤認的。這類侵權行為的表述就是其表象。雖然僅僅是對于侵權行為構成方面的規定,但是足以符合“嚴格責任原則”不要求過錯要件的特征,并且可以被理解為是《民法通則》第106條中“法律另有規定”的領域。
有學者否認該類侵權行為的規定體現了法律對嚴格責任的承認。他們認為,商標法不強調加害人的過錯,是因為這兩個要件在此類侵權行為中往往比較清楚,無須作出重復性的規定。侵權行為的本質特征是違反法律侵害他人的商標專用權;而從侵權行為方式來看,加害人總是表現為積極的作為。筆者不同意這種觀點。歸責原則是統領侵權行為法的核心,法律斷無為了避免重復而省略侵權構成要件的道理。而盡管數量不多,商標侵權行為也確實存在著無過錯侵權的情況。以上理由不足以否認我國商標立法對“嚴格責任原則”的承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的房子國家怎么征收
2021-03-15房屋租賃合同不得超過幾年
2021-02-02半月板損傷輕傷認定
2021-01-19老字號如何申請注冊
2021-01-30醫療事故賠償中的舉證責任
2021-03-10判無期徒刑可以探監嗎
2020-12-05語言誘導自殺算犯罪嗎
2021-03-14被騙婚需要哪些證據
2021-01-29房子解押和過戶可以同時進行嗎
2021-01-03為什么集資房不可以抵押貸款
2021-03-17工亡的待遇是什么標準
2021-02-18簽定入職擔保書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11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山東省事業人員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3-13保險指定受益人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6婚嫁保險有什么用
2021-02-15產品責任糾紛應怎樣歸責
2020-12-11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