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
2、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3、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的;
4、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5、將商標作為其他商業標志使用的;6、為商標侵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的;
7、給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歸責原則在侵權行為法中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將直接影響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從侵權法發展的歷史看,現代的“嚴格責任原則”認為,根據法律之特別評價,行為人的某些狀態可以作為歸責事由。在我國,很多學者將《民法通則》第106條第2款和第3款的規定作為侵權行為歸責原則的國內法根據。具體說:“公民法人由于過錯侵害國家、集體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兩款往往被認為確定了我國民法侵權行為的基本歸責原則-過錯責任原則。“嚴格責任原則”只有在法律明確規定的情況才適用。
“嚴格責任原則”又稱“無過錯原則”或者“無過失原則”。它是指無論是否有過錯,只要造成他人損害的,依法律規定應由與造成損害有關的人承擔民事責任的確認責任的準則。執行這一原則,主要不是根據責任人的過錯,而是出于損害的客觀存在,根據行為人的活動及其所管理的人或物的危險性質與所造成損害后果的因果關系,而由法律規定的特別的責任。所以,學說上又將其稱為“客觀責任”或者“危險責任”。
在商標侵權的歸責原則中引進“嚴格責任原則”,至少在所謂“直接侵權”中引進“嚴格責任原則”,是我國多數學者的觀點,其理由是:1、適用“嚴格責任原則”可以抒解權利人的舉證困難,克服過錯責任原則的弱點。2、國際相關立法的發展趨勢如此,我國應與其保持一致。如德國商標法第14條規定:“受害人可訴請對于有再次復發危險的侵權行為,現在就采取下禁令的救濟,如果侵權系出于故意或者過失,則還可以同時訴請獲得損害賠償。”英美法系國家以判例法的形式確認了比起一般責任標準更嚴格的“嚴格責任原則”。當然,為了限制權利人的權利濫用,行為人對于所負責任仍有一些有限的抗辯理由可以援引,但不能以當事人已盡到合理注意為由進行抗辯。
筆者認為,我國商標立法中已經引進了“嚴格責任原則”。如:1、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相似的商標的;2、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3、在同一種或者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圖形作為商品名稱或者商品裝潢使用,并足以造成誤認的。這類侵權行為的表述就是其表象。雖然僅僅是對于侵權行為構成方面的規定,但是足以符合“嚴格責任原則”不要求過錯要件的特征,并且可以被理解為是《民法通則》第106條中“法律另有規定”的領域。
有學者否認該類侵權行為的規定體現了法律對嚴格責任的承認。他們認為,商標法不強調加害人的過錯,是因為這兩個要件在此類侵權行為中往往比較清楚,無須作出重復性的規定。侵權行為的本質特征是違反法律侵害他人的商標專用權;而從侵權行為方式來看,加害人總是表現為積極的作為。筆者不同意這種觀點。歸責原則是統領侵權行為法的核心,法律斷無為了避免重復而省略侵權構成要件的道理。而盡管數量不多,商標侵權行為也確實存在著無過錯侵權的情況。以上理由不足以否認我國商標立法對“嚴格責任原則”的承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商標權10萬法院會怎么判
2021-03-01立約定金可以退嗎
2020-12-15實際住房面積比老宅基證面積小怎么辦
2021-01-30老公有外遇要離婚,妻子怎么搜集離婚證據
2021-01-12指定管轄的裁定要送達當事人嗎
2020-12-17第二次離婚訴狀范本
2020-11-18合同生效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3-04如何處理勞動爭議
2021-01-04口頭變更勞動合同未達成一致怎么辦
2021-01-17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否屬于遺產
2020-11-18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投保人的權利義務是怎樣的
2021-01-11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保險金請求權的時效是多長
2021-03-25快速理賠定損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0-11-21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