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法中對侵犯商業秘密行為如何處罰?
根據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侵犯商業秘密罪的規定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和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就有對于泄露商業秘密作出相關的定義,以侵犯商業秘密罪論處。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侵犯商業秘密的行政處罰:
反不正當競爭法對侵犯商業秘密行為規定的處罰方式,一是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二是可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實踐中,權利人還可依照合同法、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對違反約定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要求制裁。
二、哪些行為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罪?
(一)首先,行為對象為商業秘密。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二)實施了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表現為以下幾種情況:
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上述第一種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3、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
4、明知或應知前述第一種至第三種違法行為,而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商業秘密。這是間接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即第三者明知或者應知向其傳授商業秘密的人具有上述違法行為,但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
(三)給權利人造成了重大損失。這里的重大損失,是指經濟方面的重大損失,包括減少盈利、增加虧損、引起破產、在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等等。
三、侵犯商業秘密的民事法律責任
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侵權行為,因此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一般認為,根據民法通則的基本原理,結合侵犯商業秘密案件自身的特性,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人一般應承擔停止侵害、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1)停止侵害
停止侵害主要是為了防止侵權行為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更大的損失,一般是在法院對侵權訴訟的實體問題作出判決以后才采取的救濟措施。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62條的規定,對于商業秘密侵權案件,如果商業秘密的權利人能夠證明以下幾點,法院也可以應權利人的申請在訴訟前訴訟中先行作出停止侵害的裁定:原告初步證明被告侵犯了其商業秘密;如不停止侵權行為,將對權利人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停止侵害不會給被告造成不合理的損害。要求法院先行裁定停止侵害的權利人應當提供擔保。
(2)賠償損失
賠償損失是一種常見的經濟補償方式,要求商業秘密侵權人依據法律規定的標準對權利人的損失予以補償。《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明確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商業秘密權利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被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并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商業秘密侵權案件一般不適用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的民事責任方式。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印發《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業秘密案件有關問題的意見》的通知第十九條中規定,商業秘密侵權案件一般不適用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的民事責任形式。
只有在侵犯商業秘密的這種行為已經構成犯罪的情況下,才會涉嫌違反國家的刑法,一般的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是會受到行政處罰,行政處罰的話就是根據侵犯商業秘密而獲得的非法利益,對其進行罰款或者是吊銷營業執照等這些比較嚴厲的處罰手段。所以,侵犯商業秘密所面臨的法律后果是取決于造成的實際影響的。
客戶名單都屬于商業秘密嗎?
商業秘密保護協議
什么是侵犯商業秘密行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工傷申報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17旅游合同無法履行怎么辦
2021-02-03老人慘遭連撞身亡,如何賠償
2020-11-14專利申請復審費可以減免嗎
2021-03-14認繳出資能否質押
2020-12-12支票日期填寫規定
2021-01-19撫養費的相關費用包括哪些,撫養費數額怎么確定
2020-12-31剛出交通事故怎么處理
2021-02-14債權人違反擔保合同約定怎么處理
2020-11-12保證合同有多個保證人怎么辦
2021-03-17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交通事故對方全責可以賠償哪些
2020-12-19試用不合格單位怎么證明
2021-03-19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保險理賠金額如何證明
2021-02-03辦理機動車理賠注意什么
2021-03-19養老金補發
2021-01-07互聯網保險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