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于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和具體的表現形式,在我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規定了以下的幾種類型:
(1)通過各種不正當非法的手段,對于其他人所擁有的商業秘密進行獲取,一般情況下,所有的不正當非法的手段主要包括:通過竊取的方式、通過用利益來對對方進行誘惑、通過強迫他人或者威脅他人等手段。通過竊取的方式對他人所擁有的商業秘密進行獲取,主要表現為公司或者企業的內部工作人員進行竊取、公司或者企業的外部人員進行竊取、公司或者企業的內部工作人員或者外部人員共同勾結進行竊取。通過用利益來對對方進行誘惑,從而獲得商業秘密主要表現為行為人為了獲得想要竊取的商業秘密從而向知道商業秘密的人員提供經濟上的或者其他一些好處上面的誘惑,從而達到獲取商業秘密的目的。通過強迫他人或者威脅他人等手段來獲得商業秘密主要表現為商業秘密的持有人不肯向對方透露相關信息,但是,為人為了獲得商業秘密,從而對商業秘密的持有人使用恐嚇或者強迫等手段。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幾種獲取商業秘密的非法途徑還有其他的一些非法途徑,例如在商業合作或者事項研究的時候,對商業秘密進行竊取。
(2)對于通過非法手段所獲得的商業秘密進行向公眾披露,或者使用那些通過非法手段所獲得的商業秘密也是構成侵犯商業秘密的,不管這個商業秘密是自己非法獲得還是他人非法獲得。這里所提到的披露指的就是把所獲得的商業秘密在公眾面前進行展示,使得這個商業秘密失去了其秘密性,并且失去了自身的價值。使用通過非法手段所獲得的商業秘密,包括自己使用和準許他人使用。如果當事人使用非法手段獲得了商業秘密之后再進行披露,或者使用這樣的情況會構成法律上面所說的雙重侵權罪。
(3)如果對于商業秘密簽訂了相關的保守協議的,但是當事人違反了相關的協定,沒有對商業秘密進行保守,而是對其進行披露或者使用以及準許其他人對這個商業秘密進行使用,這樣的情況也是構成侵犯商業秘密。違反協定的人可以是掌握該秘密的工作人員,或者是有商業合作的簽訂相關合同的人員,既然簽訂了保守商業秘密的相關協議,就要對商業秘密進行保密,一旦違反的協議就構成了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
(4)如果知道了對方已經違反了前面三項中的任何其中一項,意思就是說如果知道了對方的行為實際已經對他人的商業秘密構成了侵權,依然從對方那里使用該商業秘密或者進行披露,這樣的行為實質上是構成的間接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那我國的法律法規當中,對于這樣間接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也是作為侵犯商業秘密來進行裁判。
侵犯商業秘密犯罪有什么刑事處罰
侵犯商業秘密的客體是什么
侵犯商業秘密怎么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酒駕和醉駕的區別以及相應的處罰
2020-11-15股權轉讓工商怎么變更股東
2021-03-08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是怎樣規定責任的
2021-01-15滯納金最多可以收多少
2021-02-05人身損害賠償死亡賠償多少
2020-11-12委托代理合同是否要計征印花稅
2020-11-08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試用期解聘賠償是試用期工資還是轉正后的工資
2021-01-25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投保人壽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6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靈活就業保險交多少年
2021-01-23無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保險拒賠嗎
2021-01-07無證推車遇事故 保險公司免賠嗎
2020-12-17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2021-01-21公房拆遷款如何分割
2021-01-21江西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