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業秘密保密義務期限是多久?
保密協議中的商業秘密無論是在任職期間還是離職后,知悉企業商業秘密的員工都負有保密的義務,這是法定義務。很多企業通常約定保密期限為任職期間及離職后2至3年。因此,企業應區別約定,對商業秘密的保密期限應為任職期間及離職后無限期期間;對于一般的保密信息宜約定2年或3年保密期限。
二、商業秘密的相關規定?
商業秘密是一個企業的核心內容,它關乎企業的競爭力,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有的甚至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所以,與會接觸到企業商業秘密的員工簽訂保密協議是十分必要的。
(一)、簽訂保密協議的對象
保密協議保守的是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因此用人單位只應當與接觸、知悉、掌握商業秘密的員工簽訂保密協議,而不是普通員工或職工,更不能是全體員工。當然,企業還應當根據自身的性質和情況分析確定企業中的哪些人員掌握了商業秘密。對于某些不在保密崗位和技術崗位的普通員工,在工作中有意或無意獲悉公司的商業秘密時,也應該列入保密主體的范圍。
(二)、保密的對象和范圍
1、技術信息
2、經營管理信息
3、特殊約定的其他秘密
包括設計、程序、產品、配方、制作工藝、制作方法、管理訣竅、客戶名單、貨源情報、產銷策略、招投標中的標底及標書內容等信息。
隨著商業秘密的范圍從技術秘密擴大到經營管理信息、特殊秘密等范疇,對保密的具體范圍的確定產生了爭議。為此,保密協議應當首先明確員工保密的對象和范圍,以免就是否屬于商業秘密及應否保密產生分歧。
(三)、保密協議的內容應涉及
1、受約束的保密義務人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不可將商業秘密透露給任何第三方或用于合同目的以外的用途;
2、受約束的保密義務人不可將含有保密信息的資料、文件、實物等攜帶出保密區域;
3、保密義務人不可在對外接受訪問或者與任何第三方交流時涉及合同規定的商業秘密內容;
4、保密信息應當在合同終止后交還;
5、保密期限。
法律對保密協議的保密期限沒有規定,即保密的期限可以是長期的,直至其進入公知領域。因此只要其不被公開就可以永遠保持其秘密性,因此企業可以在保密協議中約定不僅在勞動合同存續期間,而且在勞動合同變更、解除、終止后直至商業秘密公開為止,員工都不得披露使用或許可他人使用企業的商業秘密。
綜合上面所說的,商業秘密保密義務一般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所簽訂的,我國對于秘密保密義務也是有規定的,不管是在任職期間還是在離職之后都不應該泄漏公司的所有事情,如果一旦發生那么就會承擔起全部的責任,所以,雙方在簽訂的時候就要協商好,這樣才能更好的保障自己的利益。
侵犯商業秘密的情形有哪些?
商業秘密保護法
商業秘密保護協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變更會計分錄是什么
2020-12-21徇私舞弊罪的立案標準都有哪些呢
2020-12-29人身損害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24酒吧要辦什么證件經營
2020-11-17債務融資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1-07商業匯票有哪些特征
2021-01-26質押關系還是保管關系是怎樣的
2021-01-15無效擔保合同如何賠償呢
2021-02-07房產己給贈與稅出售還付所得稅嗎
2021-02-18集團內部調動必須更改勞動合同嗎
2020-11-29企業能否對裁員經濟補償金設定條件
2021-03-23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保險合同的失效與復效是什么意思
2021-01-05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失業保險基金是專款專用嗎
2021-01-10保險公司對牙齒的賠償標準規定
2021-03-03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5稅務代理的業務范圍是什么
2021-03-22保險與賭博、儲蓄的區別與聯系是什么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