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證內容與方式規則是什么
(1)當事人應當圍繞證據的關聯性、合法性和真實性,針對證據有無證明效力以及證明效力大小,進行質證。
(2)經法庭準許,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可以就證據問題相互發問,也可以向證人、鑒定人或者勘驗人發問。當事人及其代理人相互發問,或者向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發問時,發問的內容應當與案件事實有關聯,不得采用引誘、威脅、侮辱等語言或者方式)。
(3)凡是知道案件事實的人,都有出庭作證的義務。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證。人民法院依申請或職權可以就證人能否正確表達意志進行審查或者交有關部門鑒定。當事人在行政程序或者庭前證據交換中對證人證言無異議、或證人因年邁體弱行動不便、路途遙遠交通不便、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意外事件無法出庭的,經人民法院準許,當事人可以提交書面證言。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并經人民法院許可。人民法院準許證人出庭作證的,應當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當事人在庭審過程中要求證人出庭作證的,法庭可以根據審理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準許以及是否延期審理。證人出庭作證時,應當出示證明其身份的證件。法庭應當告知其誠實作證的法律義務和作偽證的法律責任。出庭作證的證人不得旁聽案件的審理。法庭詢問證人時,其他證人不得在場,但組織證人對質的除外。
(4)法庭在質證過程中,對與案件沒有關聯的證據材料,應予排除并說明理由。法庭在質證過程中,準許當事人補充證據的,對補充的證據仍應進行質證。法庭對經過庭審質證的證據,除確有必要外,一般不再進行質證。
(5)在第二審程序中,對當事人依法提供的新的證據,法庭應當進行質證;當事人對第一審認定的證據仍有爭議的,法庭也應當進行質證。
(6)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的案件,對當事人依法提供的新的證據,法庭應當進行質證。“新的證據”是指以下證據:在一審程序中應當準予延期提供而未獲準許的證據;當事人在一審程序中依法申請調取而未獲準許或未取得,人民法院在第二審程序中調取的證據;原告或者第三人提供的在舉證期限屆滿后發現的證據。
(7)因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證據不足而提起再審所涉及的主要證據,法庭也應當進行質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程款被惡意拖欠怎么解決
2020-12-10汽車事故去處理人傷怎么調解
2021-03-06醫療事故分級標準與傷殘等級賠償的關系是什么
2020-11-11外國人和中國人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1-01-21商標侵權案件抗辯代理詞如何寫
2021-02-08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03高速事故一般處理多久
2021-03-15按份共有房產證如何辦理贈與手續
2021-01-07什么是合同的可變更
2020-12-02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離婚如何分割人壽保險金
2020-11-162020農業保險一畝地交多少錢
2021-01-30飛機延誤賠償處理
2020-11-29工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2020-11-22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為獲理賠編造虛假事實騙保險公司構成犯罪嗎
2021-01-15新手上路車禍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05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的規定
2021-02-11誰可以申請土地出讓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