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保護
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有很多是發生在民法領域,主要有通過違約和侵權等方式對商業秘密構成侵犯。我國民法對違約而侵犯商業秘密的保護有:
1、《勞動法》第22條規定:勞動合同當事人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商業秘密的有關事項;《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一發承擔賠償責任等。
2、我國民法對侵權商業秘密的保護有:《民法通則》第118條規定: 公民、法人的著作權(版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受到竊取、篡改、假冒等侵害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0條規定: 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給受到侵害的經營者造成損害的,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受到侵害的經營者的損失難以計算的,賠償額為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并應當承擔被侵害的經營者因調查該經營者侵害其合法權益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所支付的合理的費用。
由此可知,侵權人的民事賠償責任范圍有二部分:一是被侵害人的實際損失或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二是補償權利人因侵權人的行為而花費的其他合理費用。這種賠償責任是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最關鍵、最實質的方式。
二、行政法保護
侵犯商業秘密行為大多是不正當競爭行為,不符合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規則。所以我國在行政立法和行政管制方面都對商業秘密予以大力的保護。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5條規定: 侵犯商業秘密的,監督檢察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與此同時,又規定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中的監督檢查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對侵犯商業秘密的處罰立法。
此外,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也明確規定了職工違反合同約定或保密條款、侵犯商業秘密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害的要承擔賠償責任。
三、刑法保護
我國刑法第219條規定: 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具體分為三個條款:
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2、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3、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護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另外,還特別規定: 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怕不怕勞動局投訴
2021-01-25醫療器械事故打官司要收集哪些證據,第一時間要做什么
2021-03-02如何請律師
2021-03-06交通事故新規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0超過一年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1-03房屋土地轉讓違約金怎么算
2020-12-08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0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財產繼承權的訴訟期限怎么認定
2020-12-01農村違建房子罰款多少
2020-11-13員工不想與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單位該怎么辦?
2020-12-02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人身保險的投保人需要擔負什么義務
2021-02-07論人身保險合同效力之規范
2021-02-05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保險加保保全什么意思
2021-01-17教練車出事的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1-1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電子保單好不好呢
2021-02-08可以提前取出養老保險金嗎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