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抗辯權和后抗辯權兩者是否有差別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相關的司法解釋同時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1、后履行抗辯權,是指在沒有規定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當事人一方在當事人另一方未為對待給付以前,有權拒絕先為給付的權利。
2、先履行抗辯權,本質上是對先期違約的抗辯。先期違約是指一方當事人首先違約,是另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原因。先履行抗辯權是對負有先履行義務一方違約的抗辯,亦即對先期違約的抗辯。在傳統民法上,有后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的理論,卻無先履行抗辯權的概念。中國合同法首次明確規定了這一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發生于有先后履行順序的雙務合同中,基本上適用于先履行一方違約的場合,這些都是它不同于后履行抗辯權之處。
二、構成要件不同
(一)后履行抗辯權的構成要件
1、須有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
2、須雙方互負的債務均已屆清償期
3、須對方未履行債務或未提出履行債務
4、須對方的對待給付是可能履行的
(二)先履行抗辯權構成要件
1、須雙方當事人互負債務
2、兩個債務須有先后履行順序
3、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其履行不合債的本旨。
三、適用條件不同
(一)后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條件
1、由同一雙務合同產生的互負債務,且雙方債務有對價關系
2、當事人雙方互負的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且均已屆清償期
3、當事人一方未履行債務或未按合同約定履行債務
4、對方當事人應履行的義務是可能履行的
(二)先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條件
1、需基于同一雙務合同
2、該合同需由一方當事人先為履行
3、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抗辯權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先履行抗辯權和后履行抗辯權的區別還是比較大,從概念、構成要件以及適用條件都有不同點。簡單來說就是先履行抗辯權顧名思義就先履行,后履行抗辯權就后履行。想了解更多法律知識或者有任何疑問,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手機拍別人算侵權嗎
2020-12-13行政命令是否可以提起復議
2020-12-01聘請律師有哪些手續,怎么請律師
2021-01-28婚姻法調整哪些法律關系
2021-01-24用AI換臉技術偽造他人的臉惡搞是否侵權
2021-01-01人格權的積極職能是什么
2020-11-17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被贈與有戶口限制嗎
2020-12-07外嫁女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哪些問題
2020-12-14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0-11-12拆出資金限于哪些
2021-02-02超市摔倒找不到侵權人怎么辦
2021-03-21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三)
2021-03-08某服飾公司訴保險公司車險理賠糾紛
2021-02-26送餐撞到人保險怎么賠
2021-02-01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已簽字的房屋拆遷補償不合理怎么辦
2021-01-08不同意拆遷政府能不能拆
2021-03-18應怎樣確定行政訴訟請求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