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訴訟中調解的結果
經過訴訟中的調解,會出現三種可能:
第一種是雙方互諒互讓,重歸于好。人民法院將調解和好協議的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審判人員、書記員簽名或者蓋章,協議的法律效力至此產生。
第二種是雙方達成全面的離婚協議,包括雙方同意離婚,妥善安排子女今后的生活、合理分割財產等。人民法院應當按照協議的內容制作調解書。調解書應寫明訴訟請求、案件的事實和調解結果,并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離婚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第三種是調解無效,包括雙方就是否離婚或者子女撫養、財產分割等方面達不成協議,在這種情況下,離婚訴訟程序繼續進行。
二、離婚訴訟中調解程序怎么進行
(一)訴訟中的調解
根據我國《婚姻法》第32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案件,應當進行調解”。調解是審理離婚案件的必經程序。適用調解程序,其目的在于防止當事人草率離婚,以及在雙方當事人不能和解時,有助于平和、妥善地處理離婚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問題。在婚姻生活中,雙方難免會有一些沖突和糾葛,有時逞一時之氣,就會使矛盾擴大,沖突變得激烈,由此,一些尚未達到不能共同生活程度的婚姻當事人也要求離婚。
由法院進行調解,可以促使雙方當事人平息怨恨、減少敵對,對自己的婚姻狀況和今后的生活進行充分的考慮,珍惜自己與配偶的婚姻關系。即使調解和好不成,雙方還是堅持離婚的,也可以調解離婚。調解離婚有助于解決財產和子女問題,由此而達成的調解離婚協議,雙方當事人一般都能自覺履行。當然,通過調解達成協議,必須當事人雙方自愿,不得強迫;調解也不是無原則的,而應當本著合法的原則進行,調解協議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二)判決
調解不能久調不決,對于調解無效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判決。判決應當根據當事人的婚姻狀況,判決準予離婚或者判決不準離婚。
一審判決離婚的,當事人在判決發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結婚。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的,有權依法提出上訴。雙方當事人在15天的上訴期內均不上訴的,判決書發生法律效力。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經調解雙方達成協議的,自調解書送達時起原審判決即視為撤銷。第二審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是終審判決。對于判決不準離婚或者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6個月內又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滯納金是否可以單獨申請執行
2021-01-12如何簽訂裝修合同
2021-01-29侵犯病人隱私權包括哪些
2020-12-15如何分立一個全資子公司
2021-03-02合同甲方乙方如何確定
2020-12-30法院民事調解離婚別人會知道嗎
2021-02-24民間借貸中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0-12-05夫妻離婚后爺爺是否有權探望孫子
2020-12-24交通事故賠償是否包括受害人父母的贍養費
2021-03-22老人的贍養費標準
2020-11-18贍養糾紛舉證要哪些證據
2020-12-09反抗家暴錘殺丈夫,法院會輕判嗎
2021-02-19案件重審可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1-20土地確權后如果有爭議怎么辦
2020-11-15訂立勞動合同有哪些程序
2020-12-17勞動合同變更期限是不是可以續簽
2021-01-07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自駕出游的保險怎么辦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