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糾紛調解的內容是如何的
①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明確責任。調解不是“和稀泥”,必須以事實為根據,在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的前提下明確雙方應承擔的責任。
②依照法律、法令、政策進行耐心細致的說服工作,法律、法令、政策是解決土地爭議的準繩,雙方都要遵守。
③調解過程既要有原則性,又要有靈活性。即在分清是非、堅持法律、政策規定原則基礎上,具體考慮雙方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解決。
④爭取有關部門的配合與支持,土地爭議涉及到有關各方的,要主動與他們聯系,聽取他們意見,取得他們的配合與支持,妥善解決問題。解決土地糾紛的程序如下:先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再申請由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人民政府處理決定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訴。若爭議各方當事人經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就簽訂土地權屬協議書,即具有法律效力,但注意協議不得損害第三方利益,包括國家利益,否則協議無效。協商不成,則由當事人向土地管理部門提出處理申請;土地管理部門接到申請后15日內決定是否受理;進行調查取證;在查清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先行調解;調解不成,由土地管理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報人民政府做出處理決定;對處理決定不服,可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最后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備案。為了避免和減少土地糾紛的發生,必須強化土地的統一管理,進行地籍調查和明確權屬地界,依法辦理土地登記和核發證書工作。土地糾紛的處理采用屬地管轄的原則,由爭議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
解決土地糾紛的程序如下:
先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再申請由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人民政府處理決定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訴。若爭議各方當事人經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就簽訂土地權屬協議書,即具有法律效力,但注意協議不得損害第三方利益,包括國家利益,否則協議無效。協商不成,則由當事人向土地管理部門提出處理申請;土地管理部門接到申請后15日內決定是否受理;進行調查取證;在查清事實、分清責任的基礎上先行調解;調解不成,由土地管理部門提出處理意見,報人民政府做出處理決定;對處理決定不服,可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最后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備案。為了避免和減少土地糾紛的發生,必須強化土地的統一管理,進行地籍調查和明確權屬地界,依法辦理土地登記和核發證書工作。土地糾紛的處理采用屬地管轄的原則,由爭議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
身為土地大國,我們更應該處理好本國的土地糾紛,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上,如果你正處于這種境況,或者涉及到的金額比較大,建議你可以咨詢律師,我們律霸網平臺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你可以咨詢任何在線的律師,解決你的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注銷原因有什么
2021-03-18行政處罰法幾年未發現違法行為就無效
2020-12-18行政拘留后調解還能撤銷嗎
2021-01-27公證可以增加借款合同法律效力嗎
2021-01-03哪些三維商標是不能注冊為立體商標的
2020-11-10主債務部分還清抵押權如何處理
2021-01-14如何限制出境
2021-02-05分公司可以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0-11-24合同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1-13保險理賠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2020-11-19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重大疾病釋義條款屬于免責條款范疇嗎
2021-02-09拒保
2021-02-18個人協議出讓國有土地違法嗎
2021-02-05集體土地流轉如何登記
2020-11-10企業取得的房屋拆遷補償該不該交增值稅
2021-02-11哪幾類房屋會被列入拆遷范圍之內
2020-12-03賓館拆遷補償不合理,如何維權
2021-02-12公攤面積算不算房屋的拆遷面積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