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官法擬修改:法官非因法定情形不被調離審判崗位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今天(12月22日)上午在京開幕,首次提請會議審議的法官法修訂草案提出,設立法官權益保障委員會,法官非因法定情形,不被調離審判崗位。
現行法官法于1995年2月28日經第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十二次會議通過,并于2001年和2017年進行了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做修改說明時介紹,修改法官法,是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發展需要,也是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等重大改革任務、鞏固司法體制改革成果的需要。
修訂草案增加了關于法官職業倫理的規定,將法官的管理和法官的保障專門成章。
關于法官權益保障委員會。草案第五十五條規定:“人民法院設立法官權益保障委員會,保障法官依法履職”。
草案還明確,法官非因法定情形,不被調離審判崗位。草案第五十六條規定“除下列情形外,法官不得被調離審判崗位:(一)按規定需要任職回避的;(二)按規定實行干部交流的;(三)因機構調整或者縮減編制員額需要調整工作的;(四)因違法違紀不適合在審判崗位工作的;(五)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草案保障法官依法行使審判權。草案第五十七條規定:“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干涉法官依法辦理案件,不得要求法官從事違反法定職責的活動。對干涉法官辦理案件的行為,法官有權拒絕,并應當予以記錄,并由有關機關根據情節輕重追究行為人的責任”。
針對近年屢見不鮮的侵害法官及近親屬人身安全事件,草案第五十八至第六十條強化了對法官及近親屬人身權益的保護措施。
法官是在司法機構中審判人員的通稱,司法權的執行者。在不同法系中法官的角色不盡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響或制肘、大公無私地根據法律判案。日本的法官稱為判事,臺灣的法官以前稱為推事,后來改為法官。在中國大陸法官是依法行使審判權的審判人員,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的院長、副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庭長、副庭長、審判員和助理審判員。
二、法官應當依法履行的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秉公辦案,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
(五)清正廉明,忠于職守,遵守紀律,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法官相關知識的介紹,我們知曉這樣的規定是有助于理清法官的職能,不用時不時就被調離審判的職位,以及法官是有一定的權利以及義務,如果對于這方面的知識還有其他任何的問題想找律師咨詢,歡迎在線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事案件的申請費標準
2020-12-04經濟犯判五年能假釋嗎
2021-01-16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不安抗辯權的行為表示方式是哪些?
2020-12-09計時工資有績效獎金嗎
2020-11-24哪些財產屬于夫妻個人財產
2021-01-27贍養費的給付標準詳解
2021-02-15異地審理需要怎么申請
2021-03-18貴陽南明區組織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鑒定,開展對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質量公證檢驗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24開發商與業主簽的購房合同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0限制消費令怎樣才能解除
2021-01-28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買賣合同生效后可以取消嗎
2021-03-04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遭受家暴如何取證維權
2021-02-22當選業主委員會成員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30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工會會員享有哪些權利
2021-03-19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勞動仲裁員工代表要什么條件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