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買方有哪些義務
1、支付價款。
價款是買受人獲取標的物的所有權的對價。依合同的約定向出賣人支付價款,是買受人的主要義務。買受人須按合同約定的數額、時間、地點支付價款,并不得違反法律以及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合同無約定或約定不明的,應依法律規定、參照交易慣例確定。
2、受領標的物。
對于出賣人交付標的物及其有關權利和憑證,買受人有及時受領義務。
3、對標的物檢查通知的義務。
買受人受領標的物后,應當在當事人約定或法定期限內,依通常程序盡快檢查標的物。若發現應由出賣人負擔保責任的瑕疵時,應妥善保管標的物并將其瑕疵立即通知出賣人。
二、買方不履行合同該如何賠償
買方拒絕接受貨物時,依客觀計算方法,應按合同價格與違約時的市場價格來確定賣方遭受的損失,這一點與賣方不交貨的計算方法相同。當然,如果貨物價格在不斷下跌,一般沒有可得利益的損失,就不能以價格來計算損失額。
在賣方違約時,買房不履行一般不用賠償。在違約合同中,可分為“一般瑕疵履行和加害履行”。一般瑕疵履行包括數量不足、質量不符、履行方法不當、履行地點不當、履行遲延等多種形式,當事人履行合同除有一般瑕疵外,還造成對方當事人的其他財產、人身損害的,為加害履行。一般瑕疵履行有兩種表現:
1、賣方交付時的貨物有瑕疵。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標的物能夠修理,那么損失賠償額原則上應按照修理該標的物所需要的合理的修理費來確定。所謂合理,是指在正常情況下,修理該有瑕疵的貨物所必須支出的費用,即使修理結果并不能達到合同所規定的質量,違約方也應當支付已經花費的修理費。
2、賣方遲延履行。
在賣方遲延交付貨物的情況下,如果買方收到了貨物,要根據貨物應該交付時的市場價格與實際交付的市場價的差額來計算。因為在遲延履行情況下,買方的實際損失是從履行期到實際交付貨物期間所遭受的損失。
以上所提及的都是關于買方的法律知識,希望這些介紹對解決您的問題能提供一些幫助,讓您在合同有效期內少一些麻煩,多一分順利。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我們律霸網會為您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歡迎來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分與行政處罰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2021-02-12假冒注冊商標如何如何處罰
2021-03-11建筑工人意外身亡要不要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12020離婚訴訟狀怎么寫
2021-01-13夫妻沒有領結婚證小孩歸哪方撫養
2020-12-252020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1-03-02抵押貸款算房貸記錄嗎
2020-12-25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參加商業活動中死亡,商家有責任嗎
2021-03-17多人建筑合同糾紛如何起訴
2020-12-08房產按比例贈與契稅怎么算
2021-03-17找房屋中介要注意什么
2021-01-17非法終止勞動合同怎么處理
2021-01-18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拖欠工資是否適用仲裁時效
2021-03-02在企業固定工轉制過程中,如何處理用人單位與企業固定工的勞動關系
2020-12-17意外險保額如何計算
2021-03-25上班路上被車撞傷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嗎
2021-03-24賠對方7320元 保險公司僅付2139元
2020-11-09被盜車出險 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