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書私下簽有效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提起訴訟后雙方私下達成和解協議的,只要協議是雙方自愿簽訂的,并不違反法律規定的,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五十五條?【實質要件】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第五十八條?【無效民事行為】下列民事行為無效: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
(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
(三)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
(四)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五)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
(六)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
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民事糾紛調解的原則
1、態度和藹,把握調解主動權
對待當事人要態度和藹,讓當事人對你有一種親近感,讓當事人打消對你的顧慮,取得當事人的信任,當事人才會跟你說實話。立案時就要了解當事人的訴求,以聊天的方式了解當事人情況,摸清當事人的心理,了解當事人想什么,要做什么,做到知己知彼,占據主動,調解時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做好當事人的調解工作。但在立案中說話不能太隨意,熱情接待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觀點和立場,當事人急你一定不能急,適當控制當事人的情緒,有理有序開展工作。在立案時就要進行調解說理,為調解工作打下伏筆。如果立案工作做得好,調解工作就順暢多了。
2、熟悉案情,理順調解思路
要審理好一個案件,審判人員在庭前就要熟悉案件、卷宗、案情。特別是在基層法庭,當事人起訴后,往往要找審判人員講一講自己的理由。其實這對法官調解案件也是一種幫助,雙方各說各的理,有些問題原告不說的,被告會說,一些相對簡單的案件在庭前就被法官所熟悉了,調解時法官就容易抓住重點。因此,對當事人的談話要耐心傾聽并作好記錄。
要理順調解思路,不同的案件,調解側重點也不同,案件無論是簡單還是復雜,無論是在庭前調解還是在庭后調解,法官在做調解工作前要對案件進行全面梳理,制定一個粗略的調解方案,首先將案件的主要矛盾點予以定位,同時對定位的矛盾點,要與全庭或者合議庭全體人員達成共識,達成共識后再進行調解。如果在達不成共識的情況下調解,有可能會出現反差,特別是當事人在咨詢不同的審判員時,可能會得到不同的案件處理方法,使當事人聽后不知如何是好,甚至產生對主審法官的不信任,認為主審法官在欺騙他,甚至對案件存有僥幸心理,時刻盼望著案件會有轉機,對主審法官的調解表現出不積極或者敵對,不利于案件的調解處理。
3、遵循法定程序,做好調解準備工作
審理一起案件,必須要注重程序,程序公正才是真正的公正。如果程序出錯,當事人就會咬住法院不放松,程序違了法,案件就會審理不公,一個案子在程序上做得公正,對案件審理就會有很大幫助。當事人打官司,往往在針對對方當事人無有力證據時,或自己感覺法院有偏袒之嫌疑時,他就會對法院或有關法官有意見,法官做調解工作難度就增加了,特別是個別律師可能會當事人說法院程序如何違法。如果是這樣,調解工作就會失敗,不得不通過判決結案。
調解準備工作必須扎實,只有準備工作做得好,證據充分詳實,調解工作才能順利開展,特別一些需要評估、鑒定的案件,一定要及時做好這一基礎工作,才能給當事人一個公信力,信服感,使在當事人在調解工作中都無話可說,并對證據予以認可,這對案件審理工作幫助很大。如果不及時鑒定將錯過鑒定最佳時期,甚至造成無法鑒定的后果,會造成案件審理工作的被動。
4、多做簡易調解工作,注意調解言詞
庭前調解是最好也是最簡單實用的一種方法,法院的調解原則是查明事實、分清事非,案結事了。在庭前調解中,不必太認真,一定要分清誰是誰非,而應該本著互諒互讓的原則,只要調解程序、調解內容不違法,不違反雙方自愿的原則就好,特別是雙方當事人比較熟的,或有的當事人跟審判人員也比較熟悉,最好不要過分認真,事非當事人自己心里都有數,所以調解人員也不要過分強調事非曲直,適當的“裝糊涂”,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提起訴訟后雙方私下達成和解協議的,只要協議是雙方自愿簽訂的,并不違反法律規定的,協議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海市公證服務收費標準收費項目收費標準
2021-03-08不動產行政訴訟有效期是多久
2021-02-25父母出資買房注意事項
2021-02-10農民工養老保險轉移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30死刑有訴訟期限嗎
2021-02-06留置時間一般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3-18效力待定合同有哪些特征呢
2021-02-25設計合同的有效期限是多久
2021-02-25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2021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
2020-12-24二手房中介要承擔哪些責任
2021-03-20擔保合同債務人與主合同不一致,這個合同有效嗎
2021-03-06效力待定合同未作表示視為拒絕追認嗎
2021-01-02雇傭關系傷者主動放棄治療還要賠償嗎
2021-01-15非法占用林地如何追究刑事責任
2021-02-12用人單位末位淘汰解除勞動合同合不合法
2021-01-03國企可以被私企接收改制嗎
2020-12-31工傷已經痊愈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6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建筑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有效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