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證責任”,不同于法律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概念。
從文字意義上理解,責任有兩層含義:一層是說,份內應該做的事;另一層是說,沒有做好份內的事應承擔的后果。當事人的舉證責任也有兩層含義:一層是在民事訴訟活動中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該提供證據;另一層是如果當事人對其主張提不出證據,就要承擔對自己不利的法律后果——即自己的主張得不到證明,有可能敗訴的后果。當事人如果提出事實,就要提供證據,否則,其提出的事實將有可能不被認定。
“誰主張,誰舉證”是對舉證責任最典型的概括。《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還規定:“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即對于當事人或訴訟代理人確實因客觀原因無法收集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如有關國家機關保存的證據材料,一般人員不能查閱,只有人民法院根據案件的需要才能查閱。這樣一類證據,就應當由人民法院來調查收集。這意味著在證據的提供上,立法確立了以當事人舉證為主,以人民法院在一定情形下承擔對案件的某些事實進行調查、收集證據職責為補充的模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者怎么維權
2021-02-20工商檔案股東會決議樣本怎么寫
2020-12-19農村土地租賃合同范本
2021-01-27退出黨員有什么后果嗎
2020-12-23跟老公做財產公證有效嗎
2021-03-09父母出資買房注意事項
2021-02-10賣假貨會判刑嗎,賣假貨的法律責任
2020-11-15瀆職侵權罪是什么意思
2020-12-21是不是只要雙方沒有簽訂合同,就不須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何劃分
2021-01-21女曝老爸出軌成癮,男方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04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2020遼寧企業三險比例
2020-12-11海洋貨物運輸保險
2021-03-15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保險合同要看哪些內容
2021-02-12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
2020-11-22影響房屋拆遷補償的這幾件事,你可能正在做
2020-11-09遇到拆遷,是選安置房還是選貨幣
2020-11-09養殖戶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5已經財產保全房屋拆遷款怎么辦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