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訴訟中,訴訟活動一般都是由當事人親自進行的。但由于種種原因,有時當事人不能親自去人民法院起訴或出庭應訴。因此,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了訴訟代理制度。根據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在委托他人代理訴訟時,必須向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交經委托人簽名或蓋意的授權委托書。
委托書應記明委托事項和權限。特別是對委托代理人能否代委托人承認、放棄或變更訴訟要求,代委托人進行和解,代委托人提出上訴等問題,以便于訴訟代理人進行訴訟活動,避免因代理人活動超出授權權限而產生新的訴訟。
執行申請立案須知
(一)受理范圍:
經本院一審作出的,已發生法律效力具有執行內容的民事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以及行政和刑事判決書、裁定書中有財產執行內容的案件;已生效的涉外仲裁裁決、爭議標的金額在人民幣300萬元以上不滿1億的國內仲裁裁決,和有執行效力的公證債權文書的申請執行案件。
(二)申請執行的期限:
1、申請執行的期間為兩年,申請執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定。
2、申請執行的期限從法律文書確定的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之次日起計算。分期履行的,從每次履行的最后1日起計算。法律文書沒有規定履行期限的,從該法律文書生效之次日起計算。
3、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其具體行政行為的期限為180日,自起訴期限屆滿之次日起計算。
4、行政機關根據法律的授權對平等主體之間民事爭議作出裁決后,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作出裁決的行政機關在申請執行的期限內又未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生效具體行政行為確定的權利人或者其繼承人、權利承受人在90日內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三)應提交的材料:
1、申請執行書兩份。應寫明申請執行的依據、理由、事項、執行標的及金額(本金、利息、訴訟費、保全費等)。
2、申請執行人的身份證明。公民個人申請的應當出示居民身份證;法人申請的,應當提交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其他組織申請的,應當提交營業執照副本和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
3、代為申請執行的,應提交授權委托書。律師應提交其律師執業證復印件及所在律師事務所致法院函。
4、申請執行人涉外、涉港澳臺的,必須提供經公證、認證材料(董事會決議、法人身份證明書、授權委托書、商業登記的復印件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正常行駛撞死人要負什么責任
2021-01-26交通人傷非醫保如何理賠
2020-12-26父親有案底影響孩子考大學嗎
2021-03-09交通肇事糾紛中,律師費可由保險方承擔嗎
2020-11-15盜竊罪量刑標準數額
2020-11-24離婚時未予分割的房產,復婚后該如何認定?
2021-03-03婚前財產沒有財產公證,離婚時怎么分割
2021-02-01什么是假離婚
2021-02-24車禍傷殘鑒定時間
2020-11-18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撫恤金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23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裝飾公司用假材料如何處罰
2021-01-01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指的是什么
2021-03-01保險公司中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包括哪些
2021-01-30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酒后駕駛把車碰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14車險保險不予理賠的幾種情形
2021-02-18保險公司定損太低,該怎么辦
2020-12-06出讓土地土地使用稅怎么繳納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