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公司是指在業務、資金、人事等方面受本公司管轄而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分公司屬于分支機構,在法律上、經濟上沒有獨立性,僅僅是總公司的附屬機構。
依據《公司法》第十四條規定,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作為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可見依據現有規定如果分公司參訴其必然屬于“其他組織”類,而《民訴意見》第四十條規定了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并對“其他組織”做了列舉式的規定,大部分的分公司似乎都排除在外,但同時第九項“符合本條規定條件的其他組織”又給審判實務中設置了周旋的余地。依該解釋,能夠作為當事人的公司其必須符合這三個條件即合法成立、有組織機構、有財產。
關于該解釋中關于財產這一條件,并未明確規定,對“財產”的理解事務中普遍有兩種認識,一種是理解為注冊資本,一種理解為可獨立支配的財產。如果依據第一種理解,那么分公司顯然是不能作為當事人參加訴訟的。因為分公司并沒有自己獨立的財產,即便是有也是總公司的流動資產,其注冊登記表上資產為零。如果依據第二種理解,那么又產生一個問題,如何判定分公司有多少可以獨立支配的財產?一般而言,分公司以“某某公司分公司”的名義對外進行民商事活動,合同相對方并不了解該分公司資產,甚至也不了解其是否具備相關營業資格,也根本不可能獲得到相關證明。在其可獨立支配的財產難以判定的情況下,審判實務中出現了兩種做法。一種做法是不予判定。也就是默認為其具備一定的財產,符合“其他組織”的條件,可以參加訴訟。另一種做法是通過查看分公司財務是否獨立核算,來確定其是否具備當事人資格。這一點需要由原告方舉證,而現實情況是原告方對此難以舉證,法院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衡量標準。即便理解不一,但有一點是可以明確的:制定這項解釋的本質目的是為了保證判決順利執行,從而填補當事人損失。如果沒有任何可執行財產的組織發生糾紛被訴至法院的話,那么許多判決是根本無法執行的,也起不到填補損害的目的。因此民事訴訟法也沒有將此類組織列為當事人。
分公司是指在業務、資金、人事等方面受本公司管轄而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分公司屬于分支機構,在法律上、經濟上沒有獨立性,僅僅是總公司的附屬機構。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加盟店公司解散了保證金能退嗎
2020-11-27醫療事故等級賠償標準
2021-01-12住賓館洗澡摔傷賓館有責任嗎
2021-02-10出租車乘客受傷由誰賠
2020-11-26軍人能和離異女結婚嗎
2021-01-05涉外婚姻移民的具體規定有哪些
2020-12-22股權變更提交資料后能否撤銷
2021-02-18第三方支付有哪些弊端
2020-12-25有限合伙企業入伙與退伙的特殊規定
2021-01-16包庇縱容黑社會怎么處罰
2020-11-12預抵押登記有優先受償權嗎
2021-01-28什么是指定委托收款
2021-01-02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承包合同對方無法履行怎么處理
2020-11-12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遺產放棄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11小學生用美工刀割傷人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2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