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呂某、張某兩夫妻在決定為女兒取名為“北燕云依”后,呂某前往某派出所為女兒申請辦理戶口登記,該派出所依照法律規定和法定程序,拒絕為其辦理戶口登記。呂某認為此行政行為侵犯其女兒的姓名權,遂以其女兒“北燕云依”的名義提起了行政訴訟,請求確認被告拒絕以“北燕云依”為姓名辦理戶口登記的行政行為違法。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十二條的解釋》的規定,公民行使姓名權,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在父母姓氏之外選取其他姓氏,應有不違反公序良俗的正當理由。本案原告“北燕云依”并不符合上述規定的情形,故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律指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
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還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公民原則上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
(三)有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少數民族公民的姓氏可以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公序良俗的相關法律:
公序良俗原則在諸多民事立法較好的國家都有明文規定。例如:
《法國民法典》第6條規定,個人不得以特別約定違反有關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的法律。
《德國民法典》第138條規定:違反善良風俗的行為,無效。
《日本民法典》第90條規定:以違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的事項為標的的法律行為無效,等等。
公序良俗規定原因:
民法之所以需要規定公序良俗原則,是因為立法當時不可能預見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為而做出詳盡的禁止性規定,故設立公序良俗原則,以彌補禁止性規定之不足。
公序良俗原則包含了法官自由裁量的因素,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因而能處理現代市場經濟中發生的各種新問題,在確保國家一般利益、社會道德秩序,以及協調各種利益沖突、保護弱者、維護社會正義等方面發揮極為重要的機能。當遇有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益和社會道德秩序的行為,而又缺乏相應的禁止性法律規定時,法院可直接依據公序良俗原則認定該行為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狗狗丟了能報警嗎
2020-12-20服刑人員可以登記選民嗎
2021-02-12隱名股東能否工商備案
2020-12-26公司怎樣轉讓股權
2021-02-11職務發明的發明人有獎勵嗎
2020-12-24泉州商標注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2-11事故中的重傷如何認定
2021-03-06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24專利權可以贈與嗎
2020-12-27贍養費能請求法律援助嗎
2021-02-14家庭贍養協議書
2020-11-14家庭冷暴力多久可以離婚
2021-02-23哪些是合同的詐騙類型
2021-01-14房產繼承糾紛的解決方法有什么
2021-02-12商場摔傷當時未舉報的隱患有哪些
2020-12-01公司裁員如何報備
2020-12-04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車禍后保險公司拒賠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2保險經紀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