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呂某、張某兩夫妻在決定為女兒取名為“北燕云依”后,呂某前往某派出所為女兒申請辦理戶口登記,該派出所依照法律規定和法定程序,拒絕為其辦理戶口登記。呂某認為此行政行為侵犯其女兒的姓名權,遂以其女兒“北燕云依”的名義提起了行政訴訟,請求確認被告拒絕以“北燕云依”為姓名辦理戶口登記的行政行為違法。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二十二條的解釋》的規定,公民行使姓名權,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在父母姓氏之外選取其他姓氏,應有不違反公序良俗的正當理由。本案原告“北燕云依”并不符合上述規定的情形,故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律指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
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權。公民行使姓名權,還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公民原則上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
(三)有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少數民族公民的姓氏可以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公序良俗的相關法律:
公序良俗原則在諸多民事立法較好的國家都有明文規定。例如:
《法國民法典》第6條規定,個人不得以特別約定違反有關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的法律。
《德國民法典》第138條規定:違反善良風俗的行為,無效。
《日本民法典》第90條規定:以違反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的事項為標的的法律行為無效,等等。
公序良俗規定原因:
民法之所以需要規定公序良俗原則,是因為立法當時不可能預見一切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為而做出詳盡的禁止性規定,故設立公序良俗原則,以彌補禁止性規定之不足。
公序良俗原則包含了法官自由裁量的因素,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因而能處理現代市場經濟中發生的各種新問題,在確保國家一般利益、社會道德秩序,以及協調各種利益沖突、保護弱者、維護社會正義等方面發揮極為重要的機能。當遇有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益和社會道德秩序的行為,而又缺乏相應的禁止性法律規定時,法院可直接依據公序良俗原則認定該行為無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職工特殊期內法律保護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25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效力
2021-01-22破壞軍婚罪有哪些什么處罰
2021-02-16貼身顧問服務協議范本
2021-01-03個體戶營業執照申報手續是什么
2021-02-21注冊商標被注銷后還有補救措施嗎
2020-12-12字體侵權按什么賠償
2020-12-10定金與保證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10死緩減為無期徒刑后能假釋嗎
2020-12-17離婚后探視權的時間規定
2021-01-19工作中猝死怎么賠償
2021-02-28加盟后開了店,且合同已經到期了還能解除合同嗎
2020-12-16為什么要簽訂勞動合同?
2020-11-24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2021-03-16小貨駕駛證實習期能扣分嗎
2021-01-21機動車免除責任的確定有哪些標準
2021-03-02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對于產品責任及產品責任法你了解多少
2021-03-25保險合同責任免除的情況有哪些
2020-12-30適用保險合同解釋原則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