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訴訟代理權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規定而產生的,作為法定訴訟代理人的監護人代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參加訴訟,既是他們依法享有的一項權利,又是他們對被代理人和社會應盡的一項義務。因此,有資格作為法定代理人者,不應爭奪法定代理權或者推卸自己代理訴訟的責任。
在司法實踐中,爭奪法定代理權的情況并不多見,法律也沒有對此問題作出明確的解釋。筆者認為,人民法院應當對申請作為法定訴訟代理人者進行審查,挑選最適合者作為無民事訴訟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在審判實踐中,經常出現的情況是當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時,他們往往因怕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或者怕增加自己的訟累而互相推諉訴訟代理責任。為了保障訴訟活動的正常進行,保護無民事訴訟行為能力人的利益以及社會公共利益,我國《民事訴訟法》第57條規定:“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訴訟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如果事先沒有確定監護人的,可以由有監護資格的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或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在他們之間指定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當事人沒有《民法通則》第16條第1、2款或者第17條1款規定的監護人的,可以指定該法第16條第4款或者第17條第3款規定的有關組織擔任訴訟期間的法定代理人。
人民法院從被代理人的法定代理人之中指定訴訟代理人時,應當考慮法律所規定的監護人的順序、監護人的監護能力以及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的關系等因素。法院指定法定訴訟代理人的決定具有法律效力,被法院指定的訴訟代理人必須履行訴訟代理責任,而不得再以各種理由推諉和拒絕代理訴訟。
另外,監護人作為法定訴訟代理人應當履行監護和代理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相關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十八條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要走哪些程序
2021-03-11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要求有什么
2020-12-22公司解散注銷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8互聯網金融消費者如何維權
2021-03-03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2020-11-15車禍事故賠償協議
2021-02-14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如何能打贏借條官司
2020-12-25斷絕親子關系要登報嗎
2021-03-23贍養糾紛案件
2020-11-28民法典的原則有哪些
2021-01-16哪些人屬于非直系親屬
2021-03-20老婆出軌還要起訴離婚如何處理
2021-02-27房產多次抵押逾期后如何處理
2021-01-26不贍養老人能正常分配撫恤金嗎
2021-01-23物業有權利拆除違建嗎
2021-03-12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勞動防護措施有哪些
2020-11-18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什么是投保單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