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必須出庭的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百一十二條進一步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的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撫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此外,給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其必須到庭,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適用拘傳。當然,拘傳的適用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即:拘傳的對象必須是負有贍養、撫育、撫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拘傳前必須經過兩次合法傳喚;被告拒不到庭須是無正當理由。此外,拘傳執行前,須告知被拘傳人拒不到庭的后果并對其進行教育,如其仍拒不到庭,才能執行。
1、離婚案件有訴訟代理人(無論是法定代理人還是委托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達意志的以外,仍應出庭;確因特殊情況無法出庭的,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意見。
2、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撫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3、給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
4、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離婚訴訟,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應當到庭。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規定,被告經人民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九條規定,原告經人民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九條、第一百三十條的規定精神,對于法定代理人和第三人,經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同樣可以缺席判決。
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案件時,如果遇到有一方當事人拒不到庭的情況,可以僅就到庭的另一方當事人進行詢問、核對證據、聽取意見。經審查核實未到庭一方當事人提出的起訴狀或者答辯狀和證據,在查清全部案件事實的情況下,可以依法做出缺席判決。
缺席判決同樣具有法律效力。
二、缺席判決的法律規定
我國《民事訴訟法》(2012年修正)第一百四十三條規定:“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反訴的,可以缺席判決。”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但是被告必須到庭的,可以拘傳。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九條:“人民法院對必須到庭的被告,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傳。”所說的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扶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見《民訴意見》112條: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規定的必須到庭的被告,是指負有贍養、撫育、扶養義務和不到庭就無法查清案情的被告。
給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如其必須到庭,經兩次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也可以適用拘傳。
缺席判決缺陷
由于立法理念的不明確,中國的缺席審判制度在具體設計和現實運作中存在著明顯的缺陷。這主要表現在:
首先,過于強調法官職權,缺乏對當事人訴訟主體地位的必要尊重。在現代民事訴訟中,當事人被認為是推動訴訟進行的主體。盡管判決最終要由法官作出,但推動判決形成的卻是當事人,正是當事人的陳述、舉證、質證和辯論活動,為判決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這一理念體現在缺席判決制度中,就要求缺席判決原則上應由到庭當事人提出請求方能作出。而在中國的缺席審判制度中,缺席判決原則上由法官依職權作出。事實上,在一方缺席的情況下,對方當事人并不一定就希望以缺席判決的方式了解訴訟,他完全可能會有通過和解等其他方式獲得糾紛解決的愿望。所以,法院不顧當事人的要求而主動作出缺席判決,可能并不符合當事人的意愿,從而動搖了判決的正當性基礎。
其次,對原告、被告區別對待,不利于雙方當事人權利的平等保護。雙方當事人平等是民事訴訟中的一個基本原則,其內容包括當事人訴訟地位的平等和當事人在訴訟中的攻擊和防御的平等。而在中國的缺席審判制度中,原告缺席只會導致撤訴的后果,由于撤訴后原告可以再行起訴,所以在實體上并無不利。而被告缺席卻會導致缺席判決的作出,由于未到庭,這種判決十有八九是對其不利的。完全相同的行為卻導致不同的法律后果,這不符合平等保護雙方當事人的訴訟原則。進一步地深究,這反映了一種將缺席判決作為一種懲罰不到庭被告的手段的觀念,而這種觀念顯然是錯誤的。到庭不到庭,這主要是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當事人可根據其自由意志加以處分;即使不到庭,也不是什么違法行為,更不應對其加以懲罰。況且,即便將不到庭看作什么“不正當”的行為,原告不到庭與被告不到庭在性質上也沒有什么本質區別。
最后,立法過于粗疏,可操作性極差。表面上看,中國的缺席審判制度既不設異議程序,又沒有采取一方辯論的審理方式,似乎有利于訴訟效率的提高。但事實上,由于立法過于粗糙,
只規定了可以使用缺席判決的情形,卻未對具體的適用要件和審理方式作出規定,導致了其功能的嚴重萎縮。在司法實踐中,辦案人員對已經成熟的案件常常也不敢適用缺席判決,而是改期開庭或再次傳票傳喚。雖然現行民事訴訟法將試行法中“經兩次合法傳喚”改為“傳票傳喚”,但事實上很少有法官僅一次傳票傳喚不到就進行缺席判決的。缺席審判制度的立法本旨,是在一方當事人不到庭的情況下,繼續訴訟的進行,以保護對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避免訴訟的拖延和訴訟資源的浪費。但在中國,由于立法的粗疏和含糊,這一目的并未實現。
綜上所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里的相關規定我們可以知道,原告在開庭的時候沒有特殊的原因是必須要到庭的,否則法院可以判原告缺席判決。若還有相關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網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離婚可以在外國再結婚嗎
2021-03-09協議離婚請律師要收費嗎
2021-01-17公司注銷倒閉員工賠償怎么算
2021-03-24婚前個人財產和婚后個人財產有什么區別
2021-03-25審判管轄的種類和定義
2021-01-02汽車追尾事故賠償
2020-12-04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誤工費怎么計算?誤工費計算公式
2021-02-17交通事故工傷的待遇
2021-02-24買賣合同范本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021-01-29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保險公司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03建筑工程一切險所包含內容有哪些
2021-01-03撞傷行人駛離現場返回時掉頭撞樹如何理賠?
2021-01-12銀行貸款抵押購房為什么要買保險
2020-11-18車禍致殘的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3-11哪些情形屬于沒有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20車輛超載事故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3-21車沒保險可以上路嗎
2021-02-23林地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