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保證人要符合什么條件
1.保證人作為保證合同的一方當事人,首先必須具備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這是保證合同有效成立的必要條件。
就自然人而言,只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者才可擔任保證人。因為保證合同是單務合同,保證人是僅負擔保義務而不享有權利。因而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行為能力的人不享有訂立保證合同的資格。有的人主張,無完全行為能力的人可由其法定代理人代訂保證合同。其理由是,按照《民法通則》規定,無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不能獨立進行民事活動的,可由其法定代理人或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就法人而言,由于其資力雄厚,信用更有保障,在經濟生活尤其是商品流轉中扮演著比自然人更為重要的角色,按理說比自然人更有資格、更適宜擔任保證人。但是由于法人的構成、職能、性質等不同,一些國家和地區的法律都對法人擔任保證人作了一些限制。中國《擔保法》、《公司法》等也對國家機關法人、事業單位法人、公司法人擔任保證人作了限制性規定。但對企業法人卻不加區別地從法律上肯定了其擔任保證人的資格地位。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其他組織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財產,但又不具備法人資格的組織其他組織可以充任保證人。但是,其他組織擔任保證人是有條件的。如《擔保法》規定企業法人的分支機構、職能部門不得為保證人。
2.代為清償債務能力能否作為保證人的資格要件呢?認為,作為保證人應當具有一定的清償能力,這也是訂立保證合同的目的所在。但清償能力并不能作為保證人主體資格要件。換句話說,保證人是否具有清償能力并不影響保證合同的有效性。
3.關于主張代為清償能力作為保證人的資格要件,又認為行為人即使不具備清償能力并不影響保證合同效力的觀點,亦不敢茍同。既然把清償能力作為保證人的資格要件,那么如果行為人不具備清償能力,就當然不具備保證人的資格。根據民法原理,其所實施的保證行為屬無效民事行為。而按照該種觀點,即使不具備保證人資格。其所實施的民事行為(訂立保證合同)仍為有效民事行為,這無論從法律上還是從邏輯上都講不通。
綜上所述,保證人資格即保證人的條件,是指民事主體成為保證人所應當具備的行為能力和清償債務的能力。只有具備了保證人的資格,才能行使保證人的權利,承擔保證人的義務。如果還有其他的法律問題,歡迎來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寫字據起法律效力嗎
2021-01-20企業轉讓后原債務該由誰承擔
2020-11-23商標近似判斷準則是什么
2020-11-11如何判定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0-11-19商標用作商品名稱是否侵權
2020-12-11監護人死亡如何再確定監護人
2020-11-10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患病醫療期辭退如何賠償
2020-12-05撫恤金誰有權領取
2021-01-08合同債權質押涉及到三方當事人是誰
2020-11-10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無償合同中止履行需要通知嗎
2021-01-13公司裁員如何賠償
2021-02-27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實習期沒有簽合同可以直接離職嗎
2021-03-23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勞動糾紛企業能否提出仲裁
2020-12-26保險合同無效案例有什么規定
2020-12-17對方全責保險理賠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