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被告人代理詞
刑事案件代理詞是指律師接受公訴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作為訴訟代理人在法庭辯論階段發表的代理意見。
第一百六十條規定:“經審判長許可,公訴人、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對證據和案件情況發表意見并且可以互相辯論。審判長在宣布辯論終結后,被告人有最后陳述的權利。”上述規定是制作、發表刑事案件代理詞的法律依據。
刑事案件被告人的最后陳述
法律規定的一項重要的訴訟權利,任何人不得剝奪,但也可以放棄。在該權利的性質上實際為刑事案件被告人的辯護權。該權利的行使主要是在刑事審判的最后階段,在刑事判決以前由刑事案件被告人在法庭上口頭或書面向法庭提出。最后陳述的內容不受限制,也沒有具體的規定范圍,主要是讓刑事案件被告人對被指控的罪行做最后的意見表達,為自己所被指控罪行進行認罪或替自己做無罪,罪輕或減輕罪責方面的表達以及辯護。
被害人的陳述代理詞
被害人陳述的概念
被害人陳述,是指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就自己受到犯罪行為侵害的情況以及與案件有關的其他情況向公安司法機關所作的陳述。被害人陳述的內容限于被害人受犯罪行為侵害的事實以及與案件相關的情況。被害人,包括公訴案件的被害人與自訴案件的自訴人,他們均為案件的當事人,因此,被害人在向公安司法機關所作陳述的過程中,不僅可能陳述其被侵害的事實以及與案件有關的情況,也有可能對案件的處理提出自己的訴訟主張和要求。但是,能夠作為證據使用只能是其被侵害的事實以及與案件有關的情況,對案件的處理提出自己的訴訟主張和要求是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
被害人陳述的特點
第一,被害人陳述可以直接地、形象地證明案件事實。被害人是直接遭受犯罪行為侵犯的人,對犯罪活動的過程了解得比較清楚。
第二,被害人陳述可能帶有明顯的傾向性。作為犯罪行為的直接受害者,被害人雖然對案件事實有著客觀、全面的了解,但被害人陳述并不總是客觀的、真實的。
無論是被害人還是被告都享有著屬于自己的權利,都是可以做一些陳述的,而被害人的陳述有時候可以對案件的定性和最終判決產生影響,是十分的重要的,如果您還要其他方面的法律咨詢,可以聯系花了我的專業律師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的三大抗辯權是什么
2021-02-24藥店賣假口罩怎么處罰
2021-02-27工傷一年多沒申請怎么處理
2020-12-17股權轉讓協議與增資協議區別
2021-03-17女子穿拖鞋駕車致死亡獲刑6年,被判刑后是否可免除民事賠償
2021-02-24房屋拆遷中的搬遷費由誰支付
2021-02-112020年江蘇省工傷事故傷殘賠償標準
2020-11-08老人的贍養費能要多少錢呢
2020-11-08身份證過期了簽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28無犯罪記錄證明怎么開
2021-03-19請假扣多少工資
2020-11-20女職工權益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2020-12-19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無故辭退員工無合同怎么維權
2021-02-15如何確定人壽保險的金額
2021-02-05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標的
2021-01-1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如何確定管轄
2021-01-21意外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21大貨車盲區肇事未發現保險公司賠嗎
2020-11-26肇事送醫院后逃逸保險報嗎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