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定有明確的被告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規定,原告起訴時,需要有明確的被告。被告必須有:
(一)姓名(自然人)或名稱(法人)、字號(法人分支機構、非法人社會組織、合伙),
(二)必須有住所,或者在該法院管內有經常居住地(連續居住一年以上)。
實際上按規定,被告還必須與原告起訴的本案有直接的利害關系。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被告正確”。當明確的被告并不正確時,僅表明原告不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訴訟無法在雙方之間有效,甚至有意義地進行。由于錯誤的被告都是明確的被告,而明確的被告不一定都拒絕訴訟,因此法律禁止原告提起被告錯誤的訴訟,起訴時必須證據與被告就本案確實存在直接利害關系
從法律解釋的解度來說,明確的被告包括以下三個條件:
(一)有明確的姓名、名稱或者字號;
(二)原告起訴的法院管內有明確的住所或者經常居住地;
(三)與原告就本案(原告的請求當否)有直接的利害關系。
原告必須以證據方法證明的只有第三個條件。證據方法為《民事訴訟法》規定的8種證據中的任何一種,或數種,或全部。
被告不明確的處理
是否受理原告的起訴,必須考察被告是否明確,應從被告的身份、住所地兩個方面去審查。至于原告是否有證據證明其與被告之間存在某種法律關系,不是立案受理階段實質審查的問題,而是審判階段實體裁判的內容。從比較法角度看,日本等程序法律發展程度較高的國家,都將原告是否有證據證明其與被告之間存在某種法律關系作為原告的實體權利能否保護的要件,而不作為原告的起訴是否成立的要件。法官應實體審查原告提交的證據能否證明其與被告之間存在事實上或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一旦查實其與被告之間不存在實體法律關系,其訴訟請求就不可能得以支持,應判決予以駁回。如果在一個案件中有多名被告,當其中一名被告與原告之間不存在法律關系時,法院應判決駁回原告對該被告的訴訟請求,而不是裁定駁回原告對該被告的起訴,以免在一個案件中出現判決駁回訴請和裁定駁回起訴的兩種處理結果。
在審判實務中,對于被告的身份和住所地不明確的處理,做法有三種:一是法官動員原告先撤訴,待其查清被告的身份和住址后再另行起訴;二是直接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三是法官向原告釋明,由原告更換被告,如其不申請變更的,判決駁回其訴訟請求。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如果被告是有明確的姓名、名稱或者字號,以及住址或住所地和原告有著某種法律關系,那就會認為是明確的被告。然而對于不明確的被告處理是要根據情形來決定的,主要是被告的身份和住址的確認。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他們會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冊資金怎么交
2021-03-22農村修路征地協議書
2020-12-06工傷鑒定下來后怎么領鑒定報告
2020-11-19公司分立的含義及特征
2020-12-27離婚和財產分割的相關規定
2021-02-09員工激勵股權是否為贈與協議
2021-01-17法定贍養費的給付內容
2021-03-13法院是否可以提前刪除失信人信息
2020-11-12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怎么申請賠償
2021-01-09銀行可以申請債務人財產保全嗎
2020-11-16國有獨資商業銀行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1-01-16對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規定
2020-12-12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退機動車保險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31保險合同的效力如何
2020-12-15為什么保險合同會終止
2021-01-24怎樣確定保險責任與保險事故
2021-01-09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七十七條
2021-03-06被保險人是什么,有什么權利義務
2020-12-06隱名被保險人是否享有保險利益﹖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