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具備可撤銷的原因,是行使合同撤銷權的前提條件。根據《合同法》第54條的規定,合同可撤銷的原因有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欺詐、脅迫、乘人之危五種情形。并且特別規定,一方以欺詐、脅迫手段訂立的合同,只有損害國家利益的才作為合同無效的原因。
很顯然,《合同法》關于合同可以撤銷的原因,采取有別于《民法通則》的規定,借鑒了目前世界各國或地區的通行作法,采取了廣義的立法。但是,根據《民法通則》第59條的規定,當事人對其內容有重大誤解、顯失公平的合同才可作為合同撤銷的原因,而對于以欺詐、脅迫、乘人之危等方式簽訂的合同一概都歸類于《民法通則》第58條所指的無效情形,作為合同無效的原因。
1、欺詐。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68條的規定,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實施某種欺騙他人的行為,并使他人陷入錯誤而訂立的合同。
2、脅迫。根據《民法意見》第69條的規定,脅迫是指一方當事人直接以物質性強制或精神性強制迫使對方與已訂立合同。也就是行為人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或者以給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脅,迫使對方作出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
3、乘人之危。根據《民法意見》第70條的規定,乘人之危是指行為人利用他人的危難處境或緊迫需要,強迫對方接受某種明顯不公平的條件并作出違背其真意的意思表示。比如,某乙一直想購買某甲的一張郵票,但某甲并不想出賣,一日,某甲之子不幸落入一水庫中,當時在場之人只有某乙會游泳,某甲重金要求圍觀之人救助其子,于是某乙提出不要重金只要該郵票作為報酬,某甲救子心切,不得不同意該要求,事后某甲之子得救,但因此成訴,此案即屬乘人之危。
4、重大誤解。根據《民法意見》第71條的規定,重大誤解是指行為人對于合同的重要內容產生錯誤的認識,并且基于錯誤認識而訂立的合同。重大誤解多因自己的過錯,對行為的性質、對方當事人、標的物的品種、質量、規格和數量等合同的內容發生錯誤的認識,從而導致行為的后果與自己的意思相悖。
5、顯失公平。根據《民法意見》第72條的規定,顯失公平是指合同中的權利義務關系明顯不符合權利義務對等原則的合同。這是一方當事人利用優勢或者利用對方沒有經驗,致使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明顯違反了公平、等價有償這一基本民法原則,而使另一方的利益嚴重受損的一種情形。
如果你有其他疑問需要找律師咨詢,可以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登報解除勞動合同有什么期限
2021-02-20鄰居違章裝防護欄遮擋光線如何處理
2020-12-10請律師打官司怎樣付費
2020-11-22物品借條的標準格式
2021-02-16如何辦理執行案款提存手續
2021-01-11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一般員工簽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1-10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勞動爭議能主張前幾年的年假嗎
2020-12-14保險公司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03交通意外險的投保方式有哪些
2021-03-22飛機延誤險賠償標準有哪些
2021-02-08保險合同當事人的特殊性是如何體現的
2021-02-26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1保險合同是否成立或生效的依據是什么
2020-11-13公共航空運輸企業需要投什么保險
2021-01-20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作為保險理賠的依據嗎
2020-11-29非運營車輛拉貨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4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責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