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合同抗辯權的知識中什么是行使抗辯權?
行使抗辯權包括
雙務合同中的抗辯權,是指符合法定條件時,當事人一方對抗對方當事人的履行請求權,暫時拒絕履行其債務的權利。行使抗辯權包括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和不安抗辯權。
一、同時履行抗辯權
是指雙務合同的當事人一方在對方未為對待給付義務前,可以拒絕履行自己的債務的權利。如甲乙訂立了一個買賣合同,雙方在合同中約定某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即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現在合同規定的履行期屆至。如果甲在沒有履行的時候要求乙履行,乙就有權拒絕甲的履行請求,這個權利就是同時履行抗辯權,當然,甲也享有同樣的權利。
二、先履行抗辯權
是指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如甲乙訂立了一個買賣合同,雙方在合同中約定先交貨后付款(即約定了先后履行順序)。如果賣方在沒有交貨時或者所交貨物完全不合約定時即要求買方付款,買方有權拒絕賣方的請求,買方行使的權利就是先履行抗辯權。
三、不安抗辯權
是指在雙務合同中有先為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因他方財產顯著減少或資力明顯減弱,有難為對待給付的情形時,在他方未為對待給付或提供擔保前,有拒絕自己給付的權利。如甲乙訂立了一個買賣合同,雙方在合同中約定先交貨后付款(即約定了先后履行順序)。現在,合同約定的交貨時間屆至,但賣方發現買方企業瀕臨破產。如果買方既不履行其債務也不愿提供擔保的話,賣方即可拒絕買方的交貨請求。
在實踐中,企業在行使抗辯權時一定要慎重。因為實踐中的情形很復雜,法律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必須要有對理論的全面把握和對事實的準確判斷。有時抗辯權運用不當很容易導致自己違約。企業在運用此權利時,應當及時與法律顧問溝通,避免出現事與愿違的后果。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有哪些?
轉讓合同權利,不需要經債務人同意。債務人接到權利轉讓通知后,轉讓行為就生效,權利的受讓人成為新的債權人,享有和原債權人同樣的權利,債務人向新的債權人履行合同義務。為了保障債權人轉讓權利的行為不損害債務人的利益,德國、意大利和我國臺灣地區的法律都規定了債權人的變化不影響債務人所享有的權利,以保證債務人不會因為權利的轉讓致使使應當行使的權利無法行使。
債務人接到債權轉讓通知時,債務人對讓與人的抗辯,可以向受讓人主張。債務人接到權利轉讓通知后,可以行使抗辯權來保護自己的權利。抗辯權是指債權人行使債權時,債務人根據法定事由對抗債權人行使請求權的權利。由于債務人的抗辯權是其固有的一項權利,并不隨權利的轉讓而消滅,所以,在權利轉讓的情況下,債務人可以向做為受讓人的新債權人行使該權利。受讓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債務人權利的行使。
債務人行使的抗辯權包括:先訴抗辯權、合同撤銷的抗辯權、債權已履行完畢的抗辯權、債權無效的抗辯權、訴訟時效已過的抗辯權等。債務人可以行使這些抗辯權對抗債權人的請求權。權利讓與后,債務人還可能因某項事實產生新的抗辯權,比如,附解除條件的合同權利轉讓后,合同規定的解除條件成就時,債務人可以向受讓人提出終止合同的抗辯。
什么情況下可以行使不安抗辯權?
合同法規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
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法發展了幾年
2021-01-23知識產權保護的范圍是什么
2021-03-04開發商在建工程抵押可以預售嗎
2021-03-13勞動監察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19違法取得贈與物贈與合同有效嗎
2021-02-09何為“自書遺囑”
2021-02-17交通事故認定中止的時效
2020-12-24如何認定行人故意事故
2021-01-17主合同和補充合同沖突怎么辦
2020-12-15私人借錢用房子做抵押安全嗎
2021-03-19合同法欺詐撤銷的相關規定
2020-12-27土地糾紛有人做偽證可以報警嗎
2020-12-01村民與村企業能否形成勞動關系
2021-01-13c1駕駛證實習期飲酒駕車扣12分怎么處理
2021-01-12家政服務人員受傷能適用雇傭損害關系索賠嗎
2021-03-05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與人壽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12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如何被限制
2021-01-04人身保險怎么快速索賠,人身保險索賠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2重復保險怎么賠
2020-12-25推進保險業 依法攻陷消費者心理陰影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