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類可追認的合同
(一)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簽訂的合同
1.效力待定的原因
《民法通則》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包括兩種:10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所以,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簽訂的其依法不能獨立簽訂的合同效力待定。
2.此類合同是否有效的決定因素
《合同法》第47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二)無權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
1.效力待定的原因
《民法通則》第63條規定:“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
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
根據《合同法》第48條,無權代理包括如下三種:
(1)行為人沒有代理權。
(2)行為人超越代理權。
(3)代理權終止后仍以被代理人的名義訂立合同。
由于無權代理人不能合法有效代理被代理人,所以其簽訂的合同效力待定。
2.此類合同是否有效的決定因素
《合同法》第48條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時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同時《合同法》第49條規定:“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相對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的,該代理權有效。”這個條款中的代理就是表見代理,參見1Z301033。
(三)越權訂立的合同
1.效力待定的原因
任何一個單位都有自己的組織結構,組織設計里面都包含組織權限分工。每個崗位都有自己的責任和權力。如果超越了自己的權力范圍而為民事行為,其行為就不是必然有效的行為了。這種行為是否有效,需要結合其他因素確定。
2.此類合同是否有效的決定因素
《合同法》第50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的以外,該代表行為有效。”
可見,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是否有效取決于相對人是否知道行為人超越權限。如果明知其超越權限還依然與之簽訂合同.合同就是無效的;如果不知道其越權而與之簽訂合同,則合同就是有效的。
(四)無處分權人訂立的合同
1.效力待定的原因
有處分權人處分自己的財產是有效的行為,但是沒有處分權人處分了他人的財產已經侵犯了有處分權人的財產權了,就不能視為當然有效的行為。
2.此類合同是否有效的決定因索
《合同法》笫5?1條規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經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有效。”
1.有效合同
所謂有效合同,是指依照法律的規定成立并在當事人之間產生法律約束力的合同。從現有的法律規定來看,都沒有對合同有效規定統一的條件。但是我們從現有法律的一些規定還是可以歸納出作為一個有效合同所應具有共同特征。根據《民法通則》第55條對“民事法律行為”所規定的條件來看,主要應具有以下條件: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2.無效合同
根據《民法通則》第58條的規定,以下情形的民事行為無效:1、當事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或限制性民事行為能力人;2、當事人一方有欺詐脅迫、乘人之危的行為;3、雙方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第三人利益的行為;4、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5、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6、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但《合同法》第52條卻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
(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其中有一個明顯的區別是把《民事通則》第58條規定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的行為分為二種情形來處理:如果是損害了國家利益,屬當然無效;如果是損害的是合同相對人的利益,則根據《合同法》第54條規定相對方可以要求變更或撤銷,而不再一律認定無效,這不僅尊重了合同當事人的意愿,保護了當事人的利益,鼓勵了交易行為,而且還減少了因合同無效而給社會帶來的損失。
3.效力待定的合同
所謂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指合同雖然已經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法律有關生效要件的規定,因此其發生效力與否尚未確定,一般須經有權人表示承認或追認才能生效。主要包括三種情況:“一是無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和限制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訂立的合同,必須經其法定代理人的承認才能生效;二是無權代理人以本人名義訂立的合同,必須經過本人追認,才能對本人產生法律拘束力;三是無處分權人處分他人財產權利而訂立的合同,未經權利人追認,合同無效。”《合同法》第47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4.可撤銷合同
可撤銷合同,是指當事人在合同訂立的過程中,由于意-思表示不真實,或者是出于重大誤解從而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依照法律的規定可予以撤銷的合同。可撤銷合同的主要原因是:1、締約當事人意-思表示不真實。這其中包括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等情形。《合同法》第54條對此作出了比較詳細的規定。2、合同是否撤銷必須由享有撤銷權的一方當事人提出主張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才能予以撤銷,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一般是不能依職權主動來予以撤銷的。這一點似乎更有強調的必要。在司法實踐中,很多法院就不管當事人是否提出這一請求或主張就直接依職權來撤銷了合同,實在是有越權之嫌。而且《合同法》第54條第3款還規定: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不得撤銷。由此可見,撤銷權是享有撤銷權的當事人一方的一項權利,該當事人既可以依法主張,當然也可以依法予以放棄,這也充分地體現當事人的意愿。3、合同在撤銷前應為有效。
可追認合同,是指合同主體資格欠缺,但經有權人追認即自始生效的合同。有學者稱此種合同為效力待定的合同,但此種合同的效力并非“待定”而是確定,在其被有權人追認前是自始無效,追認后是自始有效。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行為人沒有代理權、超越代理權或者代理權終止后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的合同,未經被代理人追認,對被代理人不發生效力,由行為人承擔責任。
相對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個月內予以追認。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合同被追認之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進行的關于可追認的合同的詳細分享,合同是為了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而設立,以免發生沖突,所以大家對于未認證的合同要進行進行追認,是合同具有一定的效力,保障我們的權益,希望大家能夠引起重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取保候審多年后是否追訴
2021-01-06遺囑怎么寫法律才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24民事案件中移送管轄可以復議嗎
2021-03-24什么叫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2-22房子抵押錢不是給自家怎么辦
2020-11-08證券監督管理條例具體有哪些
2020-12-15被執行人失信會影響到孩子嗎
2021-02-22如何認定挪用公款
2020-11-21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兒童在商場受傷賠償問題是怎樣的
2021-01-29使用權房可以轉讓嗎
2020-12-08拆除違法建筑要走哪些程序
2021-02-26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出差嗎
2020-11-29被競業限制的對象如何界定
2021-01-12勞務合同可以隨時解除嗎
2021-02-27追索勞動報酬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2-03用人單位通過怎樣的程序才能實施經濟性裁員
2020-11-16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保險應當依法繳未簽合同應該怎么樣的
2020-12-20交通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