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律師證據不充分怎么開庭
一是只要法院受理了案件,就應該開庭審理;二是證據足或不足不是開庭的前提條件,而是開庭審理后確定的結論。
第一、根據法律的規定,只要有案件存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就應當開庭審理(依法不公開審理的少量案件除外)。關于案件的構成,不同性質的案件有不同的情形。
第二、關于“開庭”和“證據不足”的關系,我認為是這樣的:應該是經過開庭的質證和辯論后,才能認定為證據不足;而不是先確定證據足不足再決定是否開庭。因而可以說,證據不足是開庭審理后確定的結論;不經過開庭怎么能知道證據足不足呢?
民事訴訟中原告提不出證據的后果
民事訴訟中,法院是沒有義務給原告或被告調取證據的。原告不提供證據有可能承擔敗訴的風險。
法院也有調取證據的時候,分為兩種情況:
(一)依職權調取證據,包括以下幾種情形:
(1)涉及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事實認定的;
(2)涉及依職權追加當事人,中止訴訟,終結訴訟,回避等程序性事項的。
(二)依申請調查取證的情況:
(1)由國家有關部門保存而須由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材料;
(2)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證據材料;
(3)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證據材料。
民事訴訟中原告敗訴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主體不適應。原告不具備訴訟的主體資格,其所訴訟事項與自己沒有利害關系。
2、告錯了對象。如原被告之間發生的法律關系是被告的職務行為,而起訴被告個人等。
3、超過訴訟時效。原告不在訴訟時效之內行使訴訟權,卻又不依法主張權利,未有訴訟時效中斷、中止情形。
4、管轄錯誤。如把行政案件當作民事案件訴訟等。
5、舉證不能。原告不能舉證或所舉證據不合法或存在重大瑕疵不被法院采信。
6、索賠過高。一些侵權案件,原告索賠金額過高明顯超出實際損失,損失大量訴訟費用。
7、合同無效。因簽訂的合同無效,原告自身有過錯,應承擔民事責任。
原告律師證據不充分怎么開庭?原告在打官司之前最好是能夠去收集到有關的證據,如果證據不足的話就算開庭審理,結果也不一定能如自己所愿。原告律師證據不充分的情況下案件開庭影響是什么,可以找律霸網律師進行全方位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勞動能力鑒定所需資料
2020-12-21主犯跑了案件怎么判
2020-11-10怎樣把握專利申請時間
2021-01-23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釣魚執法是否具有合法性
2020-11-12監護人有權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嗎
2021-03-23商標轉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無產權安置房繼承要繳稅嗎
2021-03-03房貸新政下毀約能否要回購房定金
2020-12-17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離婚雙方都簽字了是否立刻有效
2021-01-15未約定授權期限合同不成立嗎
2020-11-14法定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之間如何繼承遺產
2020-12-22多長時間內民間借貸能訴訟
2021-01-23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購房要做好的細節有哪些
2020-11-22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怎樣調解勞動爭議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