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協議糾紛當事人可以履行抗辯權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行政協議糾紛當事人可以履行抗辯權,當事人依據民事法律規范的規定行使履行抗辯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行政協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十八條 當事人依據民事法律規范的規定行使履行抗辯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第十九條 被告未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行政協議,人民法院可以依據行政訴訟法第七十八條的規定,結合原告訴訟請求,判決被告繼續履行,并明確繼續履行的具體內容;被告無法履行或者繼續履行無實際意義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被告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給原告造成損失的,判決被告予以賠償。
原告要求按照約定的違約金條款或者定金條款予以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二、行政機關遲遲不履行房屋征收補償協議,怎么辦
有觀點認為行政機關應走民事訴訟途徑。持此觀點的學者的主要依據為《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五條。該條第二款規定,補償協議訂立后,一方當事人不履行補償協議約定的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訴訟。新《行政訴訟法》將行政機關不履行行政協議,行政相對人的起訴納入到行政訴訟的程序中,而根據我國行政訴訟的“民告官”、“行政機關恒為被告”的訴訟地位設置,行政機關只能以提起民事訴訟的程序救濟權利。然而,行政相對人訴行政協議走行政訴訟途徑,行政機關訴行政協議走民事訴訟途徑,同一法律關系卻以完全不同的訴訟程序解決爭議,這樣分別處理的局面勢必會造成法律的割裂,難以達致公正。因此,民事訴訟這條道路是行不通的。
有觀點認為行政機關應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行政協議。筆者也同意這種觀點。并且,此觀點也被司法判例所確定(2015年4月16日《人民法院報》標題為<<>行政協議相對人違約行政機關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如前所述,行政協議兼具有行政性與民事合同的性質。行政相對人不履行行政協議,行政機關通過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就是對相對人違約而實行行政權力的行政性體現。并且,根據《行政訴訟法》第97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行為在法定期限內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這也為行政協議進入非訴執行階段提供了法律依據。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行政協議糾紛當事人可以履行抗辯權,當事人依據民事法律規范的規定行使履行抗辯權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灌腸灌漏了賠多少錢
2021-01-26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協議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0-12-20固定資產屬于可變現資產嗎
2020-12-01交通事故逃逸一般怎么處理
2021-02-26無限連帶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13交通事故搶救費用不足怎么辦
2021-02-09不動產權證和不動產權證書怎么過戶
2021-03-15協議管轄是否只能中國法院
2021-03-26房產訴訟期間可否居住
2021-02-11撫恤金能否被強制執行
2020-11-16妻子出軌想離婚怎么辦
2021-01-23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放棄競業限制補償金有效嗎
2020-11-19請求確認勞動關系材料有哪些
2021-03-23不適用一裁終局的勞動糾紛
2020-12-10保險公司誤導 拒賠理由無效
2021-01-19汽車沒保險能置換嗎
2020-12-17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報告編報規則
2020-12-27工程施工中存在哪些管理問題
2021-01-09揚州市區城市房屋拆遷補償評估技術細則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