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傳遞正在發生著變化,由信件傳遞到現在是手機短息微信什么的都加入了信息傳遞的大潮中,那么手機短信能否在離婚時作為證據呢?該怎么當做證據呢?在收集收集短信證據時要注意哪些?本文都為您呈現出來。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手機短信作為訴訟七大類型證據之外的新類型證據正逐漸被擺在法庭上接受法官及當事人的質詢,手機短信的證據效力已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而手機短信能否作為證據使用,我國現行法律中并無明確的規定。?
目前我國法律上規定有以下七種類型:書證、物證、視聽資料、證人證言、當事人陳述、鑒定結論、勘驗筆錄,無論是哪一類證據均應當具備客觀、關聯及合法三大性能。?
評定手機短信能否作為證據來使用,首先要考量手機短信是否具備證據效力,即手機短信亦應具備證據的三大性能: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
證據的客觀性是指證據作為已發生的案件事實的客觀遺留,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證據的客觀性要求手機短信必須真實的反映案件事實、手機短信的內容應當未曾受到過任何刪改;?
證據的關聯性,是指證據必須與需要證明的案件事實或其他爭議事實具有一定的聯系。具體到手機短信,因每一個手機號碼均對應一個唯一用戶,手機短信的收發只能在特定的兩個手機號碼間進行,在沒有其他相反證據的情況下,兩個特定的手機號碼間的短信收發,可認定為兩個特定的用戶之間在特定的時間發生的通信行為;?
證據的合法性,是指證據應當程序合法(指證據的來源、收集過程或提取方法須符合法律的規定)、形式合法、主體合法(主要針對人證而言)。對于手機短信的來源,嚴格來說應推定審查以下內容:(1)手機短信證據是否是客觀真實的存在。
(2)手機短信證據收集的主體、時間、地點、過程、對象等是否合法;
(3)手機短信證據是否被他人非法輸入和控制。?
通過以上分析可看出,手機短信作為證據,已具備了證據的關聯特性,但因手機短信內容的易刪改性以及來源的復雜性,而直接影響到對案件事實進行客觀、真實的認定,在法無明文規定的前提下,如何判斷手機短信的證明效力,就要靠主審法官利用自由裁量權來綜合認定。
手機短信是能夠作為證據存在的,法院在審理過程中也是會采用作為證據的。但是前提是合法的手段獲得的。因此,希望本文能夠為大家排解手機短信在離婚時能不能作為證據存在這方面的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警告的行政處罰采用什么程序
2021-01-30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2-26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應當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8無限連帶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13夫妻一方失蹤,一方如何申請離婚
2021-02-27購買汽車合同效力如何
2021-02-03房屋中介交易應該注意什么
2021-03-01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交保費未出保單合同是否成立
2021-03-22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快速理賠保險定損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28把人撞傷了保險怎么賠
2021-03-11保險理賠需多少時間才能到賬
2021-01-25生死兩全保險都有哪些特點
2020-12-29一個自然人也可設保險代理公司保險公估
2021-03-25棚改項目土地出讓金是否可以用于拆遷安置費
2021-02-08房屋拆遷什么階段請律師最管用
2021-03-13澄海區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8農村拆遷補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