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執行人沒有還款能力會被拘留嗎
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才能拘留,如果查明了被執行人確無財產可供執行,法院不會拘留的。
是指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一般違法行為,給予的一種最嚴厲制裁,屬于行政處罰的一種。治安拘留最高期限為15日(期滿即釋放,由公安機關決定,在行政拘留所執行;對拘留不服的,可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合并執行拘留的期限不得超過20天。
司法拘留
一種是指在民事、行政訴訟或法院執行過程中,對妨害訴訟活動(如:作偽證、沖擊法庭、妨害證人作證、隱匿轉移被查封、扣押的財產、阻礙法院工作人員執行公務、逃避執行)等,由人民法院直接作出的拘留決定,屬于強制措施,依據的是《民事訴訟法》或《行政訴訟法》,最高期限為十五日,由法院將被拘留人交公安機關看管,不服的可向法院申請復議,拘留期內,由法院決定提前解釋或期滿釋放。
司法拘留還有一種: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對嚴重違反民事法律規范應負民事責任的行為的人,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由此可見,民法通則所規定的拘留,是人民法院以國家的名義,對嚴重違反民事法律規范的行為人的人身自由加以短期限制的一種懲罰方法。它是民事制裁中最為嚴厲的懲罰措施。
程序
公安機關辦案人員認為需要拘留犯罪嫌疑人時,應填寫《呈請拘留報告書》,注明有關情況和理由,經部門領導審核,由公安機關負責人批準,簽發《拘留證》。檢察機關拘留犯罪嫌疑人時,應當由辦案人員提出意見,部門負責人審核,由檢察長決定,再送交公安機關執行;于情況緊急來不及辦理拘留手續的,人民檢察院可以先行將犯罪嫌疑人帶至公安機關,同時立即辦理拘留手續。由于我國法律規定,拘留由公安機關執行。因此,對于人民檢察院決定拘留犯罪嫌疑人的,應當由公安機關執行,必要時人民檢察院可以協助公安機關執行。
公安機關執行拘留時,應持有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簽發的《拘留證》,向被拘留人出示,并宣布對其實行拘留。然后責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證上簽字、蓋章或按捺指印。被拘留人拒絕簽字、蓋章或按捺指印的,執行人員應在拘留證上注明。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一般而言被執行人沒有能力進行還款的話是不會進行拘留處罰的,只有那種有能力償還但是法院再三的進行要求償還時,對方一再的阻礙就需要承擔被拘留的后果。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新婚姻法下的離婚條件
2020-12-24如何處理直播隱私問題
2021-02-17一般保證期限
2021-01-21檢察院不批捕多久放人,不批捕的情形
2020-11-17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2021-01-07訴訟期間涉案房產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承攬與雇傭性質如何區分
2021-01-15被強迫辭職如何處罰
2021-03-17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保險受益人指定和法定有什么區別
2021-03-13保險理賠后還可以索要折舊費嗎
2021-01-09保險中追溯期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22投保率
2021-02-16土地出讓金繳納規定
2021-02-23土地入股怎么分配利息
2021-02-27最新拆遷補償方式還有置換嗎
2021-01-062020年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方案要注意些什么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