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夫妻雙方一起生活的紐帶,夫妻雙方感情破裂即可向民政部門提出離婚,辦理離婚手續。離婚涉及很多方面的分割,其中最重要的是財產分割,那么,結婚時的彩禮錢可以分割或要回么?律霸來為您解答打離婚官司禮錢執行的問題。
一、訴訟離婚程序
對于婚姻登記機關不予受理的離婚申請,可以到法院提起訴訟,原告需要到被告住所地(戶籍所在地)或者居住地(在戶籍所在地以外的地區居住達一年以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法院判決離婚。對于婚姻登記機關可以受理的離婚,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訴,但兩種方式只能選擇其一。
到法院起訴離婚,當事人首先要向法院遞交《民事訴狀》(關于格式,您可以在本站"法律文書"中找到),訴狀中應注明離婚的訴訟請求及事實和理由。(《民事訴訟法》第110條)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后,應當在7日內立案,并通知當事人,并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5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案件的審理。
人民法院確定開庭日期后,應當在開庭3日前通知當事人。
法庭審理后,應當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依法判決。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應當在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準。
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的,應當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上訴應遞交上訴狀。上訴狀應向原審人民法院提出,提交副本一份。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5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15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5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對方不答辯的不影響案件的審理。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5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徑行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審理和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3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
第二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是終審的判決、裁定,當事人不可以上訴。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關系的判決,不得申請再審。
二、打官司離婚彩禮錢怎么判
彩禮是男方給女方的聘禮或禮金,是以雙方結婚為條件的,如果出現以下情況,當事人請求返還彩禮,經查明屬實,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1)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上述規定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2)結婚不足一年,由于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即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 請求返還彩禮的訴訟屬于普通訴訟時效,按2年計算。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 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并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正常情況而言,男方給予女方的彩禮錢是可以不予退還的,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打離婚官司禮錢執行方面法院會判決退還。法院判決書一旦確定,雙方必須按照判決書來執行,在規定期限內未執行,另一方可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彩禮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離婚后彩禮錢能要回來嗎?
彩禮返還起訴狀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常見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12轉賬支票可以開給個人嗎
2021-03-09無撫養關系的子女對繼母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01交通事故中是借車人發生的應該誰承擔
2020-11-13房產抵押給私人還能做二押嗎
2021-01-05公司裁員答應賠償不給怎么辦
2021-03-21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已登記的地役權轉移登記的情形
2021-01-15找中介買房注意哪些事項
2020-11-10競業禁止與競業限制的主要區別在哪些方面
2021-02-08“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可以作為雙方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0-12-05保險合同的補償性要如何體現
2021-03-09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有哪些
2020-11-21人身保險合同代簽效力
2021-02-20重復保險三大賠償計算方式
2020-12-11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1-22騙保的民事后果
2021-01-13山林的承包期限是多少年
2021-03-16工廠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19深圳土地置換出新規,安置補償標準提高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