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審判決下來之后什么時候可以申請強制執行
從被執行人收到的二審判決書后,法律文書規定的履行期間最后一日起兩年內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間為二年,如果在此二年內出現執行時效中止或者中斷的情況,則施用訴訟時效中止或者中斷的規定計算執行期間。同時,兩年的執行期間的起算日系生效的法律文書規定的履行期間最后一日起算。法律文書規定分期履行的,從規定的每次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算。法律文書未規定履行期間的,則應從法律文書生效之日起算。二審判決是生效的終審判決,自被執行人收到二審判決后,如果二審判決規定了履行期間,則從二審判決確定的履行期間最后一日起算兩年執行時效。如果二審判決是維持原判等判決,則按一審法院確定的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算兩年執行時效。
二、強制執行的申請材料
1、申請執行書。申請執行書中應當寫明申請執行的理由、事項、執行標的,以及申請執行人所了解的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
申請執行人寫申請執行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提出申請。人民法院接待人員對口頭申請應當制作筆錄,由申請執行人簽字或蓋章。
外國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的,應當提交中文申請執行書。當事人所在國與我國締結或共同參加的司法協助條約有特別規定的,按照條約規定辦理。
2、生效法律文書副本。
3、申請執行人的身份證明。公民個人申請的,應當出示居民身份證;法人申請的,應當提交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其他組織申請的,應當提交營業執照副本和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
4、繼承人或權利承受人申請執行的,應當提交繼承或承受權利的證明文件。
5、申請執行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有仲裁條款的合同書或仲裁協議書。
申請執行國外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的,應當提交經我國駐外使領館認證或我國公證機關公證的仲裁裁決書中文本。
6、申請執行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為申請執行。委托代理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經委托人簽字或蓋章的授權委托書,寫明委托事項和代理人的權限。
委托代理人代為放棄、變更民事權利,或代為進行執行和解,或代為收取執行款項的,應當有委托人的特別授權。
7、其他應當提交的文件或證件。
以上就是關于二審判決之后強制執行的相關法律規定,我國實行二審終審制,在最終審判下來之后,申請強制執行的也是有相關的法律規定,期限是兩年之內。具體的時間規定可參照相關的法律條款。如果你還有其它問題,可在我們律霸網繼續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使一份合同無效
2020-12-24醫療糾紛能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2-13動遷評估大約評估幾次
2021-03-21公共場合強奸幼女坐幾年牢
2020-12-30怎樣認定交通事故認定書
2020-11-13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與損害賠償
2021-01-14我國最新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0-11-16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怎么區分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
2020-11-25什么是非法解除勞務合同
2021-02-18車輛被炸可不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26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保險的功能有哪些
2021-01-14保險委托代理合同范本
2021-03-08關于承包權能否繼承”的問題
2021-03-02出讓地要交土地出讓金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