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銷售量,有些經營者會采取非法手段,使用他人注冊的知名商標,銷售侵犯商標權的商品,根據其具體情況的不同,所造成的法律后果也不同,那這種行為,應該負什么法律責任呢?接下來,就讓律霸小編為您解惑。
一、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
需要注意的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生產者一般都是出于故意,但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商品的銷售者則可能是出于故意,也可能不是。所以新《商標法》第六十四條第二款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p>
二、銷售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
銷售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依據《商標法》第五十三條、《商標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三條規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采取下列措施給以處罰。
1、責令停止侵權
(1)責令立即停止銷售;
(2)沒收、銷毀侵權商品;
(3)沒收、銷毀專門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
2、處以罰款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的,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五年內實施兩次以上商標侵權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應當從重處罰。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說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銷售。
對以上兩項處理不服的,當事人可以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由工商管理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3、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可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通常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除靠生產者自行銷售外,往往還要通過其他人的銷售活動才能到達消費者手中。像這樣的銷售者,與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生產者一樣,都起到了混淆商品出處、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損害消費者利益的作用。因此對這種銷售也應認定是一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同樣要按商標侵權行為處理,讓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情形: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4年12月28日通過)
第二條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屬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銷售金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屬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屬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明知”:
(一)知道自己銷售的商品上的注冊商標被涂改、調換或者覆蓋的;
(二)因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受到過行政處罰或者承擔過民事責任、又銷售同一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
(三)偽造、涂改商標注冊人授權文件或者知道該文件被偽造、涂改的;
(四)其他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情形。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構成犯罪的,除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為了保護自己及他人的合法權益,不應銷售侵犯商標權的商品。賺錢沒有捷徑,靠自己雙手取得報酬的行為才是正確的,也是得到法律保護的。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的在線律師,讓我們的專業律師來為您解答疑惑。
商標侵權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侵犯商標法如何處理
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方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侯學超律師,畢業于鄭州大學法學院,現為浙江同舟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 曾從事多年的企業法務工作,處理了大量的民商事糾紛,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和訴訟技巧,能夠針對具體案情做出具體分析并制定相應的策略,努力為每位當事人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自執業以來秉承誠信、謹慎、嚴謹、細致的執業理念,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限度維護和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擅長領域:民商事合同糾紛、債權債務、婚姻繼承、交通事故、公司治理與股權糾紛等。 咨詢電話:13780097531(微信同號),來律師事務所面談時,請提前預約。 辦公地址:浙江省寧波市高新區江南路666號寧興大廈8樓。
凈身出戶只要孩子可以嗎
2021-03-12反擔保人身份作假導致保證責任無法追償怎么辦
2020-12-31如何確定立遺囑人是否有遺囑能力
2021-03-11交通事故賠償是否包括受害人父母的贍養費
2021-03-22一方死亡了如何解除婚姻關系
2020-12-06贍養老人的繼子能分撫恤金嗎
2020-12-08學校對學生事故承擔過錯責任嗎
2020-11-23私建房屋拆遷會補償嗎,哪些不賠償
2021-01-30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1-27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如何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
2021-03-14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有關保險的"法律常識"
2021-01-28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什么是有權代理?
2020-12-19瑞士人活得“保險”
2021-01-05拆遷安置房上市的條件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