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執行款物監管有哪些問題
一方面,專用賬戶設置不合法,根據國庫集中收付制度規定,行政單位只在銀行保留國庫單一賬戶,其他賬戶必須清理撤銷,在源頭上就否定了該做法。另一方面,統一專戶管理的票據使用不合理,眾多基層法院沒有統一的做法,有的單位無論收支均使用自制的票據,違背了會計核算中的清晰性原則。
而在執行款物管理、發放的實際環節中,也存在不統一不規范的情況。黃陵縣人民法院網刊載的一篇文章指出,有的基層法院未設置管理臺賬或臺賬設置不規范不完善,并且款物的收取、發放與財務銜接不順暢,導致執行款物家底不清,處置不明了。另外,基層法院執行案件數量多,累計金額大,收支頻繁,操作環節多,涉及收取、評估、拍賣、報領、審批、支付、歸檔等等,特別是有些執行案件跨年度長,多次恢復,多次中止,或涉及三角債、多角債等復雜性案件,造成執行款收付余具體不明晰。有的基層法院執行款物管理采取簡單登記臺賬、資金實物管理等不細化、不規范,臺賬手工登記,不便于查找及匯總;有的資金收付采取流水記賬,財務部門很難起到監督管理作用。
監管難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執行款專戶由法院財務部門負責,執行款物發放由法院執行機構即執行庭負責,這兩個部門雖然名義上要分工合作、互相監督,但仍同屬一個法院,因而幾乎不可能實行有效的監督。事實上,我國民事執行權的配置早已存在爭議。矛盾就在于法院只是審判機關,執行庭作為執行機構,如果隸屬于法院,則與法院職責定位沖突——相當于審判權和執行權并未真正分離,權力高度集中,必然缺乏透明和公開。所以有學者建議在現有普通法院之外設立執行法院,實行審執徹底分離和垂直領導。
基于以上因素,無論是法院違規截留挪用,還是個別執行人員貪污、侵占執行款,現行程序設計都給他們留出了足夠的空間。直接受損失的執行申請人,由于有求于執行法官,即使明知被執行人已支付或部分支付款物,也不便向執行人員催要。即使撕破臉皮催要,也很可能無功而返。一般的“老賴”可由法院強制執行,如果一些法院自己變成“老賴”,該由誰來強制執行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戶拒交物業費如何處理
2021-03-22工傷認定行政訴訟期間是否能理賠
2020-12-01車禍評殘需要多少錢
2021-01-09車輛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142020年最新全國各省市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是什么
2021-01-10強制執行申請書范文及注意事項
2020-11-24傷殘人員變更國籍,傷殘撫恤金和相關待遇會被取消嗎
2020-11-18大學集資房入住什么條件
2020-11-24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采用什么形式
2021-01-20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產品質量責任險中的賠償處理方面有什么規定
2021-02-08保證續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保險公司申報,修改或調整備案的財產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時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2-29保險合同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2-26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索賠時怎樣行使權利?
2021-01-26責任限額與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的聯系
2021-03-16拆遷房屋需要大學畢業證書嗎
202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