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和解協議作為另訴的依據是什么
從執行和解協議的性質上分析,其具有訴訟行為和私法行為的雙重屬性,協議中并非只有權利人的容忍和減讓,當事人往往本著一攬子解決糾紛的想法,就原生效法律文書未涉及的權利義務一并予以約定和處分,其內容常常超出既判力的范圍。當事人在執行過程中就其權利義務所達成的協議,與一般的合同并無二致,雙方均須信守,如有違約行為應承擔違約責任。
從訴的要素上分析,就訴訟標的而言,如果執行和解協議中變更了執行標的或補充約定了原生效法律文書未確定的標的,當事人就這些新的標的起訴主張權利的,由于已經超出了既判力的客觀范圍,自然不受其約束。就訴訟請求及事實理由而言,生效法律文書涉及的僅是當事人之間在法庭調查和法庭辯論終結前的法律關系,在執行和解過程中,由于存在權利的減讓、處分、變更和補充,發生了新的事實,就這些新的事實所產生的新的爭議,已經超出了既判力的時間范圍。
從法律規定上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雖未就執行和解協議的可訴性問題作出明確規定,但該法第230條第2款中“可以”一詞的運用,表明訴訟法雖賦予一方當事人在對方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情況下向人民法院申請恢復原生效法律文書的執行的權利,但并未就此否定當事人依據執行和解協議另行起訴的權利。訴權作為公民的憲法性權利,在無法律明文禁止,又無充分且正當理由的情況下,不宜予以否定和剝奪。
當然,并不是對所有的執行和解協議都可以另行起訴,如果和解協議只是對原判決的履行期限和方式做了變更,履行的客體沒有實質性改變,未超出既判力的范圍,則不需要另行起訴,只需申請恢復執行,這也符合訴訟經濟的原則,有利于節約司法資源。
執行和解協議作為另訴的依據主要發生在兩種情形中:
(1)因超過申請執行期限等原因導致無法恢復原判執行的。
(2)就執行和解協議的履行本身發生實體權利爭議,且不違背禁止重復起訴原則的。此時權利人有兩種程序選擇權:一是申請恢復對原判的強制執行;二是放棄原判執行,另訴要求履行執行和解協議。在取得新的生效法律文書作為執行依據后,原生效法律文書應當依法裁定終結執行。
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我們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前來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大會決議誰簽字
2020-11-23抵押擔保物不夠償還債務怎么辦
2020-12-10車禍出院了還賠錢嗎
2021-01-29機動車與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21-01-26房產證是夫妻名字抵押貸款需要兩人簽字嗎
2021-01-13休產假期被裁員怎么賠償
2021-01-15雇傭關系辭退需補償嗎
2021-02-18提前終止勞動合同
2021-02-21為什么要簽第三方勞務合同
2021-02-18工作多久視為建立事實勞動關系
2020-11-24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勞動關系糾紛追溯期多久
2021-01-05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規定是什么
2021-01-31飛機延誤賠償多久到賬
2021-01-09離婚時夫妻雙方為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險怎樣分割
2020-12-22什么是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
2021-01-29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07保險合同成立
2020-11-23外資保險公司可以與關聯企業進行交易嗎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