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償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執行完畢后,據以執行的判決、裁定和其他法律文書確有錯誤,被人民法院撤銷的,對已被執行的財產,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責令取得財產的人返還;拒不返還的,強制執行。上述法律是我國執行回轉制度的最根本性規定。
執行回轉,又稱再執行,是指在案件已經全部或者部分執行完畢后,因執行依據被撤銷,對已經被執行的財產,由人民法院根據新的法律文書,重新采取強制措施,恢復到執行開始前的狀況的一種制度。執行依據被撤銷后,基于它所實施的執行行為無效,為彌補因執行依據錯誤給被執行人造成的損害,就需要建立執行回轉制度以救濟被執行人。但是,實踐中往往會發生執行回轉困難或執行回轉不能實現的情況,實質上使得被執行人產生了經濟損失。這種情況下,被執行人的損失是否能得到國家賠償呢?
1995年1月1日起施行、2010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采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造成損害的,賠償請求人要求賠償的程序,適用本法刑事賠償程序的規定。上述規定僅規定了執行錯誤可以要求國家賠償,但是并未將執行回轉納入賠償范圍。1996年5月6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幾個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審理的民事、經濟、行政案件發生錯判并已執行,依法應當執行回轉的,或者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先予執行,申請有錯誤造成財產損失依法應由申請人賠償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從這一司法解釋可以看出,人民法院錯判并已執行,依法應當執行回轉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即使因人民法院審理案件發生錯判而導致被執行人財產被錯誤地執行,也不能要求國家賠償,我國法律專門設立了執行回轉制度來救濟被執行人的權益。人民法院裁定執行回轉后,執行回轉因取得財產的人無能力返還而不能實現的情況,就像勝訴的當事人因對方無財產可供執行而無法依據生效判決取得財產的道理一樣,是當事人的訴訟風險,不屬于國家賠償的范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記錄算個人隱私嗎
2021-03-24公司股權變更費用都怎么規定
2021-03-08交通事故自己車輛受損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01勞動合同無效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7擔保期過了法院還受理嗎
2021-02-17企業合并 勞動關系轉移
2021-02-1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
2021-03-20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保險保全手續怎么辦
2021-03-04財產保險索賠有沒有時間限制
2021-03-10法律對保險代理人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2如何挑選合適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09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應遵循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16承包土地轉包合法有效嗎
2021-03-25土地性質出讓和劃撥有什么區別
2021-01-01違建拆遷,究竟怎么拆才合法
2020-11-20房屋拆遷評估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11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住改非“這一類房屋如何認定
2020-12-19常州市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24鄭州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