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訴強制執行的程序
《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定:“抵押權人與抵押人未就抵押權實現方式達成協議的,抵押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對其中的“抵押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的程序問題如何理解,目前在理論界產生了諸多爭議。
大多數觀點認為抵押權人申請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不需要通過訴訟,在程序上不屬于訴訟程序。但對究竟屬于何種程序,有人認為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請執行但未對程序問題予以表述,也有人認為不能直接向法院申請執行。有人認為是非訴程序,也有人認為是非訴執行程序。還有人認為應通過非訴程序解決,參照督促程序處理。甚至有人對執行依據提出疑問,認為當事人之間達成的協議不能成為法院的執行依據。筆者認為,對此問題在理論上實有澄清之必要。
一、什么是非訴程序
非訴程序,即非訴訟程序,也稱非訟程序,是不需要經過訴訟,而與訴訟程序相對應的解決非訴訟事件的程序。非訴事件是指利害關系人在沒有民事權益爭議的情況下,請求人民法院確認某種事實是否應存在,從而使一定的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或消滅的案件。在立法例上,日本有《非訟案件程序法》,我國臺灣地區有“非訟事件法”。我國大陸現行法律中沒有規定“非訴程序”這一術語。
與民事訴訟程序相比較而言,非訴程序與訴訟程序作為兩類不同的程序,各自遵循不同的法理,在具體的原則和制度上均存在較大的差異,主要表現在:
①職權主義原則。訴訟程序實行處分權原則,而非訴程序則更多地傾向于職權干預原則;訴訟程序實行辯論原則,而非訴程序則采職權探知原則;訴訟程序實行當事人進行原則,而非訴程序則實行職權進行原則。
②秘密審理原則。訴訟程序實行公開原則,而非訴程序則以秘密審理為原則。
③間接審理原則。訴訟程序實行直接言辭的雙方審理原則,而非訴程序貫徹間接的以一方當事人為主的書面審理原則,僅確認某種法律事實或權利,而不審理當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爭議。
④以裁定為處分形式。在裁判的形式上,非訴程序有申請但無起訴,有裁定但無判決。
⑤一審終審。非訴程序由于不涉及當事人權利義務的爭議,案情一般比較簡單,因此審級制度適用一審終審。
二、抵押權人申請法院拍賣、變賣抵押財產是非訴程序
抵押權的實現一般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當事人自救主義,另一種是司法保護主義。而司法對抵押權的實現采用何種程序予以保護,是立法必須考慮的政策性問題。所以,要解決上述爭論,應當從我國抵押權實現方式立法程序的轉變和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五條第二款規定的立法淵源中予以探究。
被告住所地和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意外交通事故賠償原則是什么
2020-11-18簽空白合同如何勝訴
2020-12-20擾亂公共秩序罪的判處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6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可以重組
2021-01-01申請強制執行可否附加失信
2020-11-18只有購房合同沒有房產證的房子可以保全嗎
2021-03-21離婚案件中申請查封、凍結、保全夫妻共同財產要不要提供擔保
2021-03-22單方終止合作合同怎么賠償呢
2021-01-13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二手房中介機構應具備的條件
2021-01-24變更勞動合同時職工應注意些什么
2021-01-31離職多久中斷勞動關系
2020-11-19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一起保證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12網絡銷售的技術手段是什么
2021-01-26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土地流轉補償方案的相關內容
2020-11-18外遷女兒不能分取農村宅基地的原因
2021-02-27協議拆遷的背后有哪些陷阱
2021-01-12涉及拆遷的租房合同怎么寫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