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如何處理商標侵權
(1)責令停止侵權
具體措施如下:
①責令立即停止銷售;
②沒收、銷毀侵權商品;
③沒收、銷毀專門用于制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
(2)處以罰款
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但尚未構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根據情節處以非法經營額50%以下或侵權所獲利潤五倍以下的罰款;對侵權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可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下罰款。
對以上兩項處理不服的,當事人可以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由工商管理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3)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進行處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當事人的請求,可就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商標侵權概念
商標侵權是指:行為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者其他干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注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行為人銷售明知或應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商標專用權被侵權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在民事上有權要求侵權人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四個要素
具備下述四個構成要件的,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侵權行為:
1.必須有違法行為存在,即指行為人實施了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行為;
2.必須有損害事實發生,即指行為人實施的銷售假冒商標商品的行為造成了商標權人的損害后果。銷售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會給權利人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同時也會給享有注冊商標權的單位等帶來商譽損害。無論是財產損失還是商譽損害都屬損害事實。
3.違法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即指行為人對所銷售的商品屬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事實系已經知道或者應當知道。
4.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即指不法行為人的銷售行為與造成商標權人的損害結果存在前因后果的關系。
商標局有明確規定,如果商標侵權并沒有帶來什么嚴重后果,那么主要是以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讓侵權人停止使用即可,但是如果惡意侵權,并且帶來了一系列麻煩,處罰罰金大概在數萬元,并且根據事情情節嚴重性承擔法律責任。
注冊商標每次續展有效期為幾年
怎樣注冊商標?申請商標的費用是多少
商標權轉讓是否要納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有停車場很吵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3勞務分包資質標準的內容是怎樣的
2020-11-28商標權轉移要注意什么
2021-03-01單獨針對違約金能否設計抵押擔保
2021-02-14破產宣告和受理破產申請是一個時間嗎
2020-11-16移送管轄案件能否不予受理
2020-12-17口頭協議沒證據怎么辦
2021-02-21什么是擔保合同中人的擔保
2021-03-12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集體土地拆遷賠償標準
2021-01-21五險一金的糾紛要怎么解決
2021-03-21已懷孕的女職工,自行離開有毒工作崗位被解聘,怎么辦?
2020-11-11試用期離職一直不批怎么辦
2021-03-21公司可以隨意調崗嗎
2021-01-27上傳侵權的網絡視頻由誰擔責
2020-11-21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請多多了解什么是不計免賠
2021-03-05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保險公司未說明免責事由,投保后能否拒賠
2020-12-03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