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自由是以主體平等為前提的,它主要提供一種機會上的平等,使市場中的主體能夠平等自由地競爭。在自由資本主義階段,個體的經濟實力都相差不大,也沒有出現大型經濟實體,甚至于《法國民法典》長期不承認法人的權利主體地位。所以僅抽象地規定主體平等無所妨害。然而,自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期,貧富高度分化,壟斷企業大量出現,抽象的平等往往帶來具體的不平等,故而合同自由原則因無法帶來實質平等而遭到了嚴重的質疑:“如果雙方當事人地位不平等,那么只有占優勢地位的一方當事人可以自由決定是否訂約和如何訂約。既然這種平等的社會尚不存在,并且或許將來也不會存在,那么純粹的合同自由本身則是某種新奇而無法實現的幻想。”“自由而無平等,名義上好聽,結果卻悲慘可憐。”
但這些質疑無疑是有失偏頗的。“對于合同法而言,其主要功能就在于給人們提供一個在法律上平等競爭、自由選擇的機會。”合同是有效利用資源,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手段。合同法具有追求,促進經濟效率的作用。競爭必然會產生結果的不平等、貧富的兩極分化。過分追求什么實質平等必然會挫傷進取者的積極性,助長消極者的惰性,降低效率,減少社會總產值,進而影響合同、合同法的作用的發揮。其次,法律從來不會禁止富人利用自己的優勢而在合同訂立中獲取多的利益,而只是禁止對優勢的濫用。再次,除極為特殊的情況外,法律最多只會對合同當事人一方的優勢地位進行限制,而不會直接強迫其必須與特定的人訂立合同。這種限制也只是保障了形式平等。再者,根據合同法的作用,它也不可能承擔實現實質平等如此沉重的任務,要想真正保障經濟弱者,實現實質公平,更多地應該通過在公法上立法來解決。此外,正如哈*克所言:“非人為的力量所造成的不平等比有計劃地造成的不平等,無疑更容易忍受些,其對個人的影響也小得多”所以,保障機會平等、形式平等,而不是實質平等,才是合同法的當然。在現代社會要想實現機會平等,還必須對契約自由進行限制,也就是“限制優者強者勝者單方面的契約自由,限制他們支配劣者弱者敗者的自由,這種限制實質上是創立了人們的平等地位,平衡了人們的締約能力,從而真正實現了契約自由。”
至此,如果承認合同法應該是保障機會平等的話,那么經過一些限制之后的合同自由原則無疑是實現機會平等的有效方式,合同自由原則仍能在合同法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高空墜物難以確定責任人怎么處理
2021-01-14離婚男方沒有財產可以要賠償嗎
2021-03-17訴訟保全可以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31哪些公證過的債權文書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2021-02-17土地轉讓和劃撥的區別有哪些
2020-12-29母親死后兒子能向女兒追討贍養費嗎
2021-03-1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意見書
2021-03-14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公司不成立工會可以嗎
2020-11-15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試用期15天沒工資合法嗎
2021-03-10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婚內投保婚后保險單是否要分
2021-03-22保險經紀人的經營業務指的是什么
2021-01-17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保險公司解除保險合同引糾紛解除合同是否可以
2020-11-30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交通10級傷殘理賠多少錢
2021-02-03出車禍后多長時間保險時效過期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