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再審提交的材料
(一)再審申請書,并按照被申請人和原審其他當事人的人數提交副本;
(二)再審申請人是自然人的,應當提交身份證明;再審申請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提交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書、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書。委托他人代為申請的,應當提交授權委托書和代理人身份證明;
(三)原審判決書、裁定書、調解書;
(四)反映案件基本事實的主要證據及其他材料。
前款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規定的材料可以是與原件核對無異的復印件。
一、再審申請書應寫清:
1、申請再審人、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的基本情況;
2、以民訴法第一百七十九條規定的事由為依據,將符合的事由逐項列明;
3、原審法院名稱,原判決、裁定、調解文書案號;
4、具體的再審請求;
5、申請再審的法定事由及具體事實、理由;
6、受理再審申請的法院名稱;
7、申請再審人的簽名或者蓋章。
二、按照被申請人及原審其他當事人人數另加4份,提交再審申請書副本。
三、應提交裁判文書的送達回證或其他證明裁判文書實際生效的證明。
四、申請再審人是自然人的,應提交身份證明復印件;申請再審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營業執照復印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書。委托他人代為申請的,應提交授權委托書和代理人身份證明。
五、提交裁判文書原件,或者經核對無誤的復印件4份;生效裁判系二審、再審裁判的,應同時提交一審、二審裁判文書原件,或者經核對無誤的復印件;一、二審判決書原件或經核對無誤的復印件4份。
六、在原審訴訟過程中提交的主要證據復印件。
七、支持申請再審事由和再審訴訟請求的證據材料。
八、提交再審申請書等材料的同時,應提交材料清單一式兩份,并可附申請再審材料的電子文本,同時填寫送達地址確認書。
相關知識: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條件有哪些?
第一,有權申請再審的主體,只能是案件當事人。案件的當事人包括原告、被告或者上訴人、被上訴人,有獨立請求權第三人及判決其承擔實體義務的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當事人的法定代表人依法亦有權代當事人申請再審。
第二,當事人申請再審的對象,只能是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和調解協議。對于沒有生效的裁判,可以提起上訴,但不得申請再審。
第三,申請再審應當具備法定的事由。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79條規定,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一是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二是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不足的;三是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四是人民法院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五是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80條的規定,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提出證據證明調解違反自愿原則或者調解協議的內容違反法律的,可以申請再審。經人民法院審查屬實的,應當再審。
第四,當事人申請再審,必須向有管轄權的法院提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178條的規定,可受理再審申請的法院是原審法院及原審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當事人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法院提出申請,法院有義務接受。
第五,當事人申請再審必須在法定期限內提出,即在裁判發生效力后兩年內提起。
第六,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寫明申請人的基本情況,原審法院的名稱、案由及案件編號,當事人爭議的事實和理由,原判決書、裁定書或調解書認定的事實、理由和適用的法律,申請再審的具體訴訟請求以及申請再審的事實、理由和法律根據。同時,當事人提交申請書,必須附上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裁定書或調解書的副本。
在實際中,如果當事人需要進行再審就要按照法律規定在有效期內提交詳細的材料,法院才會受理。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無效企業如何擔責
2021-01-16公安機關辦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過幾日
2020-11-15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認定
2020-11-24酒駕肇事逃逸如何處罰
2020-11-11行政處罰最短要多長時間
2021-02-27未成年給主播刷禮物、打賞有效嗎
2020-11-30提出離婚賠償的條件有什么
2020-11-26銀監會非法集資的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0-11-10擔保合同是債權合同嗎
2020-12-02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什么是人壽保險,投保壽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2飛機故障延誤賠償新規
2021-01-26人身保險法中的保險利益存在于何人
2021-02-16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在保險公司不干了,對以后有影響嗎
2021-02-11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2015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修改草案都有哪些增改
2021-03-03無償使用土地承包合同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