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共同訴訟非強制性規定,對案件的審理結果無決定性影響,適用與否往往和各法院的案件考核標準也不相掛鉤,一般不易引起裁判者重視,故在該領域的司法實務中存在的問題也相對較多。為正確理解和適用普通共同訴訟制度,更好地實現效率與公正等現代民事訴訟司法價值目標,本文擬就普通共同訴訟實務作—些粗淺的探討,希望對當前我國司法工作有所裨益。
共同訴訟與訴的合并
案例1:A鋼球廠常收購B某的焦碳。因B某有貨車一輛,A鋼球廠又常讓B某幫其運輸鋼球。雙方口頭約定,每下月10日前結清上月所有款項。后因A鋼球廠廠長易人,新廠長不愿按原約定期限付款,B某以A鋼球廠欠其焦碳款12000.30元和運輸費1300元逾期未付為由,向A鋼球廠所在地C人民法院提起訴訟。C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B某所訴的訴訟標的,—為買賣合同關系,一為運輸合同關系。兩者既非同—關糸,又非同一種類關系,不符合共同訴訟的合并條件,故作為兩個案件分別受理。
上述C人民法院分案受理的做法在司法實踐中比較普遍。因為很多人認為,如果所訴的幾個民事法律關系是相互獨立、互不相干的,所指向的標的是不同的,應分案受理;如果幾個民事法律關系緊密相聯,且標的物是相同的,才應并案受理,并在案由中體現幾個法律關系;如果一案中涉及的幾個法律關系屬于主從法律關系,則合并受理后,案由只要根據其中主要的法律關系來定即可。筆者認為,無論C人民法院分案受理的做法是否妥當,但其分案受理的理由顯然是錯誤的。其錯誤之處在于沒有將共同訴訟與訴的合并區別開來,將二者混為一淡。其實,共同訴訟是相對于一對—的單獨訴訟而言,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兩人以上的訴訟形態。
在早期的羅馬法中,只承認一對一的單獨訴訟,不承認共同訴訟。后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復雜的社會關系決定了權利義務關系的一方并不是簡單的單一主體,而是兩個以上的復雜主體,這就為共同訴訟的出現準備了客觀條件。從裁判者的主觀方面來看,為了訴訟經濟和避免裁判矛盾,裁判者也認為可以把兩個以上有關聯的訴訟合并到一起進行審理,于是就出現了共同訴訟。從法律性質上來說,共同訴訟屬于訴的合并。
訴的合并,顧名思義,就是指將多個訴訟合而為—。當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兩個以上的訴訟主體合并到同—訴訟過程中審理時,為訴的主體合并;當將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的多個訴訟請求合并到同一訴訟過程中審理時,為訴的客體合并。《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下簡稱《民訴法》)第五十三條第一款規定:“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兩人以上,其訴訟標的是共同的,或者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并經當事人同意的,為共同訴訟。”據此立法定義觀之,共同訴訟又專屬訴的主體合并性質,是訴的合并的一種形式。可見,共同訴訟屬于訴的合并,而訴的合并并不一定屬于共同訴訟。既然共同訴訟不同于訴的合并,那么就不能將共同訴訟的適用條件作為訴的合并適用條件,而將訴的主體合并(即共同訴訟)適用條件作為訴的客體合并適用條件混用,更無異于張冠李戴。
至于人民法院上述分案受理的作法是否妥當,因法律并未對訴的客體合并作過多限制規定,故筆者認為,關于訴的客體合并,只要合并不違反當事人意愿,不違反管轄等其它相關法律規定,且合并審理能方便當事人訴訟,提高訴訟效率,那么人民法院即應予以合并審理。當多個相對獨立、互不關聯的訴訟標的合并審理后,確定的案由應對合并的各個訴訟標的性質均有所體現。如上述案例1的案由合并審理后案由可定為“焦碳買賣合同貨款及公路運輸合同運輸費糾紛”。當具有主從關系、密切聯系的多個訴訟標的合并審理后,案由只體現主要矛盾性質即可。
共同訴訟與訴的預備合并
案例2:張某既是A物資回收公司業務員,又是B廢品回收加工廠廠長。張某在某高爐拆遷工地上向C某收購廢鋼12.3噸,并向C某出具欠條一張,內容為“今收購C某廢鋼12.3噸,回去后按單位統一收購價結算。經辦人張某。”后無人付款,C某欲向人民法院起訴,但又沒有證據證明張某的收購行為是個人行為,還是張某履行其在A物資回收公司或B廢品回收加工廠職務的職務行為,而人民法院在受理該案件時又要求原告必須明確確定一個被告主體,于是C某即以張某本人為被告提起訴訟,張某以其收購行為是職務行為為由抗辯,人民法院遂以被告主體不適格為由駁回C某起訴。C某第二次以B廢品回收加工廠為被告提起訴訟,B廢品回收加工廠以本廠未收C某廢鋼,與C某無任何法律關系為由抗辯。后C某撤回對B廢品回收加工廠的起訴,第三次以A物資回收公司為被告起訴。最后,該案經人民法院調解結案。
從案例2的審理過程來看,其弊病不言而喻。欲改變此狀況,我們可能自然會想到兩種途徑;其一,能否在訴訟中變更當事人?其二,能否在起訴時將可能成為被告的主體全部列為同一案件被告起訴?
關于第一種途徑,在訴訟中能否變更被告問題,主要有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1984年8月30日通過實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事訴訟法(試行)》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0)條規定:“人民法院在審查起訴時,應對當事人是否符合條件進行審查。在訴訟進行中,發現當事人不符合條件的,應當根據民訴法第九十條的規定進行更換。通知更換后,不符合條件的原告不愿意退出訴訟的,以裁定駁回起訴;符合條件的原告全部不愿意參加訴訟的,可終結案件的審理。被告不符合條件,原告不同意更換的,裁定駁回起訴。”在該試行意見中,對于在訴訟中變更當事人持肯定態度,后在《民訴法》中取消了該規定,即表明立法者對于在訴訟中變更當事人已持否定態度,故原告不能在訴訟中變更被告;如果在訴訟中發現被告主體不適格,其處理方法或由原告撤訴,或由人民法院裁定駁回起訴均可。第二種意見認為,在訴訟中發現被告主體不適格,根據訴權自由原則,人民法院不宜依職權變更被告,但原告可申請變更被告,人民法院一般應予準許。
筆者以為,上述兩種意見均非完全可取,理由如下:其一,起訴必須符合《民訴法》第108條之規定的四要件,否則該起訴即因缺失成立要件而不能成立。起訴不成立的法律后果是,導致該訴的消滅。其消滅途徑有二:—為原告撤訴;一為人民法院裁定駁回起訴。但不能允許原告變更被告。如果允許原告隨意訴訟并在訴訟中變更被告,等于變相默許人民法院審判庭有立案權,不僅不符合人民法院各業務庭之間的職權劃分范圍,有悖于人民法院當前施行的立審分離的審判流程管理原則,而且可能助長惡意訴訟及濫訴等現象的發生。故原告一旦在起訴時錯列了被告(不包括必要共同訴訟中的漏列被告情形),即應由原告自行承擔相應訴訟不能成立的不利后果。
其二,如果原告在起訴時所列被告主體適格,而在訴訟中因客觀情況發生了變化,導致原告所列被告主體不適格,則應允許原告申請變更被告或由人民法院建議原告變更被告,但人民法院不宜依職權直接變更被告,否則會構成對當事人訴權的不當干預。如果人民法院告知原告變更被告,而原告堅持不同意變更的,則人民法院可以視其具體情況依法裁定終結訴訟或依據《民訴法》第108條之規定裁定駁回起訴。例如:訴訟中出現的法人合并、分立、注銷、自然人死亡等。其中,法人注銷已無財產可供承擔責任,自然人死亡沒有遺產,也沒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的,人民法院可依職權直接裁定終結訴訟,或由原告撤回起訴亦可。
關于上述案例2的第二種能否在起訴時將可能的被告全列為同一案件被告提起訴訟的想法,依據我國現行法律規定是不可以的。因為我國現行《民訴法》第108條第(二)項規定:起訴必須“有明確的被告”。如果原告將可能之被告全列在訴狀上,則該訴可能會被人民法院以被告不明確為由駁回起訴。筆者以為,為改變這一狀況,可完善立法,借鑒德國、日本及我國臺灣地區等大陸法系民事訴訟理論中訴的預備合并制度。所謂訴的預備合并,又稱為訴的主觀的預備合并,是指原告或被告有二人以上,但不是一同站在同一側作為共同原告或共同被告起訴、應訴,而是分為先位原告和后位原告、先位被告和后位被告,在同一訴訟程序中起訴或被訴。在原告為先后位之分的情形,在先位原告的訴訟無理由時,可以請求對后位原告的訴訟進行裁判,從而產生原告方面的主觀的預備合并。如果是先位被告的訴訟無理由時,原告即請求針對后位被告的訴訟請求進行裁判,這就是被告方面的主觀的預備訴的合并,承認訴的主觀的預備的合并,有利于糾紛的徹底解決,防止被告推諉責任;也有利于提高訴訟效率,防止裁判沖突。
將訴的預備合并理論適用到案例2中,原告C某起訴時,可將張某、A物資回收公司、B廢品回收加工廠均列為共同被告起訴,即可避免原告數次訴訟之苦,且有利于查清案情,防止前后裁判可能出現的矛盾。
共同訴訟與證據規則中的自認、互證
案例3:A某、B某合伙成立C經營部,A某為C經營部負責人。在合伙經營之初,A某因經營部經營所需以35000元向D某訂購了一臺烘干設備,合同上訂購人及簽名人均為A某。A某收下D某所供全部設備,未安裝調試,A某、B某即因其它合伙事宜糾紛散伙。因該設備款未付清,以致成訟。庭審中,A某同意原告D某要求A某、B某共同付款之訴訟請求。B某則認為,A某、B某合伙經營屬實,但A某所訂購設備價格太高,且未經B某明確同意,故對B某無拘束力,該欠款應由A某一人償還。
案例3提出的是共同訴訟中的共同訴訟人之間的自認和互證效力問題。普通共同訴訟的共同訴訟人之間,其內部關系各具獨立性,各共同訴訟人只對自己實施的訴訟行為負責,其中任何一個共同訴訟人的訴訟行為(含自認)只對自己發生效力,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法律效力。也正因為該共同訴訟人之間所具有的相對獨立性,共同訴訟人之間可互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日租房怎么做才合法
2021-01-18煤礦死亡一人如何處理
2020-11-20債務清償后抵押失效嗎
2021-02-27擔保人有擔保期限嗎
2020-12-14交通事故我和保險公司都是被告法院怎么判
2021-01-20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費嗎
2021-01-24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提出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24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中介何時才能收取費用
2020-11-22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雇傭關系怎么進行解除
2021-02-26兒童意外險保障范圍都是包括哪些
2021-02-06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進出口貨運保險投保的基本內容
2020-11-15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按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思對合同條款所作的解釋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2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