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約人撤回要約的注意事項
合同法規定,要約可以撤回。要約撤回,是指在要約生效前,要約人使其不發生法律效力的意思的表示。
要約一旦送達受要約人或被受要約人了解,即發生法律效力。
所以,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因此,要約的撤回只發生在書面形式的要約,而且,撤回通知一般應采取比要約更迅速的通知方式。
要約的撤回,是指在要約發出之后但在發生法律效力以前,要約人欲使該要約不發生法律效力而作出的意思表示。
要約得以撤回的原因是,要約尚未發生法律效力,所以不會對受要約人產生任何影響,不會對交易秩序產生任何影響。在此階段,應當允許要約人使尚未生效的要約不產生預期的效力。
撤回的條件是,在要約通知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同時到達受要約人。此時應當認為要約尚未生效。撤回要約也可以采取下列方法,即在一個文件中,前面寫了要約的內容,后面寫一句話:上述內容無效。
撤回要約的條件是撤回要約的通知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同時到達受要約人,如果撤回要約的通知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以后到達,則要約已經生效,是否能夠使要約失效,就要看是否符合撤銷的條件。因此,要約人如欲撤回要約,必須選擇快于要約的方式向受要約人發出撤回的通知,使之能在要約到達之前到達受要約人。如果要約人在發出要約以后馬上又以比發出要約更快的方式發出撤回的通知,按照通常情況。撤回的通知應當先于或最遲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但如果因為其它原因耽誤了,撤回的通知在要約到達之后才到達受要約人。在這種情況下,受要約人應當及時向要約人發出通知,告知其撤回的通知已經遲到,要約已經生效。如果受要約人怠于通知時,要約人撤回要約的通知視為未遲到,仍發生撤回要約的效力。我國臺灣地區“民法典”第162條規定:“撤回要約之通知,其到達在要約到達之后,而按其傳達方法,依通常情形應先時或同時到達者,相對人應向要約人即發遲到之通知。相對人怠于為前項通知者,其要約撤回之通知,視為未遲到。”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要約人撤回要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的相關解答,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醉駕入刑標準及處罰條例是什么
2020-11-18執法規范化建設包括哪些
2020-11-10公司可以拒絕患過病的員工返回上班嗎
2020-11-30國有獨資企業可以不設董事會嗎
2021-02-09商標注冊申請的補正時限要求有哪些
2021-01-25乘網約車發生事故應由誰承擔責任
2021-01-27欠款合同幾年失效
2021-02-15區別夫妻共同債務以及個人債務應該怎么舉證證明
2020-11-29撞到人受傷逃逸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1-26可以注銷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的情形
2021-02-24商業銀行從事不正當競爭怎么辦
2020-11-08什么合同為格式條款合同
2021-02-09委托代理的法律后果怎么規定
2020-11-10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買了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1-28保險條款分類有哪些
2021-01-24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