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約人撤回要約的注意事項
合同法規定,要約可以撤回。要約撤回,是指在要約生效前,要約人使其不發生法律效力的意思的表示。
要約一旦送達受要約人或被受要約人了解,即發生法律效力。
所以,撤回要約的通知應當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因此,要約的撤回只發生在書面形式的要約,而且,撤回通知一般應采取比要約更迅速的通知方式。
要約的撤回,是指在要約發出之后但在發生法律效力以前,要約人欲使該要約不發生法律效力而作出的意思表示。
要約得以撤回的原因是,要約尚未發生法律效力,所以不會對受要約人產生任何影響,不會對交易秩序產生任何影響。在此階段,應當允許要約人使尚未生效的要約不產生預期的效力。
撤回的條件是,在要約通知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同時到達受要約人。此時應當認為要約尚未生效。撤回要約也可以采取下列方法,即在一個文件中,前面寫了要約的內容,后面寫一句話:上述內容無效。
撤回要約的條件是撤回要約的通知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之前或者同時到達受要約人,如果撤回要約的通知在要約到達受要約人以后到達,則要約已經生效,是否能夠使要約失效,就要看是否符合撤銷的條件。因此,要約人如欲撤回要約,必須選擇快于要約的方式向受要約人發出撤回的通知,使之能在要約到達之前到達受要約人。如果要約人在發出要約以后馬上又以比發出要約更快的方式發出撤回的通知,按照通常情況。撤回的通知應當先于或最遲與要約同時到達受要約人,但如果因為其它原因耽誤了,撤回的通知在要約到達之后才到達受要約人。在這種情況下,受要約人應當及時向要約人發出通知,告知其撤回的通知已經遲到,要約已經生效。如果受要約人怠于通知時,要約人撤回要約的通知視為未遲到,仍發生撤回要約的效力。我國臺灣地區“民法典”第162條規定:“撤回要約之通知,其到達在要約到達之后,而按其傳達方法,依通常情形應先時或同時到達者,相對人應向要約人即發遲到之通知。相對人怠于為前項通知者,其要約撤回之通知,視為未遲到。”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要約人撤回要約需要注意哪些問題”的相關解答,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銀行抵押的房子能申請保全嗎
2021-02-12怎樣變更監護人具備的條件
2020-12-192020新婚姻法有什么改變
2021-03-19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設立商業銀行要公告嗎
2021-02-04委托擔保合同可以單方面解除嗎
2021-02-22用電人不注意安全用電,在合同法上可能面臨什么后果怎么規定
2020-12-10個人銷售住房是否繳納印花稅
2021-03-09怎么做才能進行人才保密
2021-02-09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幾個問題
2021-02-08離婚后還是原配偶保單的受益人嗎
2021-01-05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保險單的主要內容
2021-02-23機動車保險的形式
2020-11-12被保險人未履行風險增加的通知義務怎么處理
2021-02-02保險合同法定解除權
2021-01-15保險代理人有哪些職業道德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