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我國修正后刑事訴訟法是否已確立了無罪推定原則,學者中存在較大的爭議。其理由在于:《世界人權宣言》第11條第一項規定:凡受刑事控告者,未經獲得辯護上所需的一切保證的公開審判而依法證實有罪以前,有權被視為無罪。而我國刑訴法中規定的無罪推定原則與國際人權保障準則中的無罪推定原則無疑在內涵上還有一些差距,即我國刑訴法規定的是在確定有罪之前不能當作有罪看待,而聯合國確立的無罪推定則是在確認其有罪之前應當作無罪的人看待。個人認為,我國修正后刑事訴訟法第12條的規定,應當說是吸收了無罪推定的基本精神。至于兩者之間雖然存在差異,但也應當承認這種差異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非性質上的偏離。
無罪推定既是刑事訴訟的一項重要原則,也是重要的法治社會的觀念。作為一種觀念,它已經融入現代法治觀念當中,不僅在刑事訴訟中發揮作用,在其他領域,諸如在新聞媒介對有些案件的披露和報道中以及公眾輿論對某些時間的反映中都發揮著作用。作為一項原則,它具有兩方面作用:一是程序方面的作用,即在經法院依法最終作出判決確定有罪之前解決如何確定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訴訟地位問題,它要求法官進行審理時不帶有罪的偏見,而是先把被告人作為無罪的人來看待;二是實體方面的作用,即在面對疑罪案件時可基于這一原則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判決。理由正如英國18世紀著名法學家**·布萊克斯通所說:“讓十名有罪者逃脫也勝于讓一名無辜者受罰。”我國修正后刑事訴訟法已在一定程度上確立了無罪推定原則,又具體規定了疑罪從無的規則,即證據不足,檢察機關可以不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但反響似乎并不大。個人以為,罪錯推定與無罪推定并非一對能夠并列的概念。誠如作者所定義的,罪錯推定則是法律規定在某種情況下,針對特定的證據事實,以法律特別規定的形式或者人們在生活中長期、反復實踐而取得的邏輯經驗,推斷刑事被告人有犯罪事實存在。它強調的是依據法律的規定,法官用以判斷被告人是否有罪的一種可以馬上發生法律效力的推定,其效果在于“定罪”這一動作。而如前文所述,在國際刑事訴訟準則中,無罪推定的含義是指:凡受刑事控告者,未經獲得辯護上所需的一切保證的公開審判而依法證實有罪以前,有權被視為無罪。無罪推定強調的是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未經審判前的一種身份狀態,其效果在于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受審判前的權利。所以我認為,罪錯推定與無罪推定并非類似于“黑白”這種對立的概念,因為它們根本就不處于同一層面,缺少可比較
從《罪錯推定與舉證責任倒置》一文中可以看出,罪錯推定與舉證責任倒置緊密聯系在一起,從此意義上,與其說罪錯推定與無罪推定存在著某處關系,不如說罪錯推定與刑事訴訟國際人權保障準則中的“不得強迫被告自證其罪”聯系得更為密切。《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4條第三項庚目規定:“任何人不被強迫作不利于他自己的證言或強迫承認犯罪。”而罪錯推定要求舉證責任的倒置,并強調如果被告人不能舉出證據即要承擔不利于已的后果,這不正是與此相對應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苗麗律師,法學碩士,畢業于山東大學,2009年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曾就職于山東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威海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擔任法務。2014年獲得“威海市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承辦的“于某涉嫌犯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案”被評為“2014年度政法系統優秀案例”。 苗麗律師現擔任威海婦女維權法律服務團秘書長、環翠區鯨園街道辦事處婦聯婦兒維權專業指導員、環翠區消費者協會法律顧問團成員。威海環翠電視臺多次邀請苗麗律師作為嘉賓在《環翠新聞》欄目中解答法律問題。
協商解除合同是否要通知
2021-01-19房屋租賃協議中的押金
2021-01-26債權質押合同質押到期債權未履行怎么辦
2021-01-16人身損害中的醫療費該如何認定
2020-11-12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10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上了全險 為什么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20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保險合同簽訂后,被保險人能否更換
2020-12-15利差益
2021-01-17土地承包經營權如何排除妨害
2020-12-21門面房拆遷補償與住宅一樣嗎有什么區別
2021-01-13區片綜合地價能作為補償依據嗎
2021-03-04賓館拆遷停產停業損失補償怎么計算
2021-03-25成都市殘疾標準的相關規定以及在拆遷上享有的補助是怎樣的
2020-11-17買高層住宅是怎么選空氣最好樓層
2021-03-03政府對拆遷項目有哪些補助
2021-03-19城市商品房拆遷補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