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是處于平等對抗地位、有糾紛的雙方向處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訴其糾紛,并請求裁判方解決其糾紛的活動。
(1)宣告開庭之前,書記員應先查對公訴人、當事人、證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向訴訟參與人及旁聽群眾宣讀法庭規(guī)則,請審判長、審判員入席,并向審判長報告開庭前的準備工作已經(jīng)就緒。
(2)由審判長宣布開庭,傳喚當事人到庭,查明當事人的姓名、年齡、民族、籍貫、出生地、文化程度、職業(yè)、住址等,收到人民檢察院起訴書副本的日期以及收到附帶民事訴訟的日期等。
(3)審判長公布案件來源、起訴案由以及是否公開審理,對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布不公開審理的理由。
(4)審判長宣布合議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名單,告知當事人、法定代理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在法庭審理過程中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包括:當事人和法定代理人有權對合議庭組成人員、書記員、公訴人、鑒定人和翻譯人員申請回避;被告人有權自行辯護和依法委托他人辯護;當事人、辯護人可以申請審判長對證人、鑒定人發(fā)問或者審判長許可直接發(fā)問,當事人和辯護人在法庭審理的過程中,提出證明被告人無罪、罪輕、或者減輕、免除刑事責任的證據(jù),申請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物證,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勘檢,經(jīng)審判長允可,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可以對案件事實和有關證據(jù)發(fā)表意見,并同對方互相辯論;被告人在法庭辯論終結后有最后陳述的權利等。
(5)審判長應分別詢問當事人、法定代理人是否申請回避,如果當事人、法定申請審判人員、出庭支持公訴的檢察人員回避,合議庭認為符合法定情形的,應當依照刑訴法有關回避的規(guī)定處理;認為不符合法定情形的,應當當庭駁回,繼續(xù)法庭審理。如果申請回避人當庭申請復議,合議庭應當宣布休庭,待作出復議決定后,決定是否繼續(xù)法庭審理。同意或者駁回回避申請的決定及復議決定,由審判長宣布,并說明理由。必要時,也可以由院長到庭宣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鋪買賣中買家與賣家分別交多少稅
2020-12-08支票掛失流程
2021-02-22企業(yè)破產受理后能解除失信嗎
2021-02-2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減刑,假釋案件審理程序的規(guī)定是怎樣的
2020-12-10實際住房面積比老宅基證面積小怎么辦
2021-01-30拆遷返還的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1民事裁定管轄的規(guī)定
2020-11-09申請傷殘鑒定有什么程序
2020-11-14附帶民事訴訟的先予執(zhí)行
2021-01-31建筑施工噪聲管理有哪些規(guī)定
2021-03-20法院離婚調解程序是什么
2021-02-18遺囑繼承的有效要求有哪些
2021-02-16口頭協(xié)議和合同哪個會更好
2020-12-19醫(y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住房公積金如何提取
2021-03-07競業(yè)限制在合同中有效嗎
2020-12-26工地上受傷如何索賠
2021-03-16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醫(y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