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理前的準備,是指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至開庭審理前,為保證庭審工作的順利進行,由審判人員依法所進行的一系列準備工作的總稱。
(一)組成合議庭
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行政案件,由審判員或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成員應是3人以上的單數。
(二)交換訴狀
交換訴狀主要向被和原告發送有關文書。一方面,人民法院應在立案之日起5日內,將起訴狀副本和應訴通知書發送被告,通知被告應訴。另一方面,人民法院應在收到被告答辯狀之日起5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0日內提交答辯狀、并提供作出具行政行為的證據和依據。不過,提交答辯狀是被告的一項權利,被告不提交答辯狀不影響人民法院的審理。但被告在法定時間內,不提交或者沒有正當理由逾期提供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依據的,應當認定該具體行政行為沒有證據和依據,判決被告敗訴。
(三)處理管轄異議
當事人對受訴人民法院的管轄、有權提出異議。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應在收到人民法院應訴通知書之日起10日內以書面形式提出、對當事人提出的管轄異議,人民法院應當進行審查。異議成立的,受訴人民法院應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則應裁定駁回。
(四)審查訴訟文書和調查收集證據
這是審理前準備的中心內容。通過對原。被告提供的起訴狀、答辯狀和各種證據的審查,人民法院可以全面了解案情,熟悉原告的訴訟請求和理由、被告的答辯理由及案件的爭議點。人民法院如果發現當事人雙方材料或證據不全,應當通知當事人補充;對當事人不能收集的材料和證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需要主動調查收集證據。對于案情比較復雜或者證據數量較多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組織當事人向對方出示或者交換證據,并將交換證據的情況記錄在卷。
(五)審查其它內容
在了解案情的基礎上,人民法院還要根據具體情況審查和決定下列事項:更換和追加當事人;決定或通知第三人參加訴訟;決定近的合并與分離;確定審理的形式;決定開庭審理的時間、地點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羅玉林律師執業已經20余年,曾在某國有交通企業(上市公司)法律顧問工作近十多年,先后接觸和辦理過各種類型的經濟、民事、海事、海商糾紛、執行等案件。熟悉企業內部法律事務管理及各類案件訴訟操作規程和技巧,尤其熟悉合同糾紛、債權債務、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婚姻家庭、損害賠償等各方面法律法規和政策性規定,有著豐富的訴訟實踐經驗。 自1990年起從事律師職業,執業以來,堅持 “敬業勤勉、誠實信用” 的服務宗旨,盡力為委托人辦好每一件案件,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委托人的合法權益。
工廠工人工作中意外身亡怎么賠
2020-12-19如何獲取交通事故證據
2020-12-17刑事賠償賠不起怎么辦
2021-02-26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怎么規定
2020-11-22交通10級傷殘能賠到多少錢
2021-01-20法律中規定的雇傭關系是怎樣的
2021-03-21家暴屬于治安案件嗎
2020-12-28土地確權女兒可繼承嗎
2020-11-16房屋過戶去哪里辦理
2021-01-19崗位調動與集團公司的勞動合同會自動終止嗎
2020-12-29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交通意外險理賠會賠多少
2020-11-16飛機延誤賠償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28保險合同訂立的原則和程序
2020-12-29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貨車貨運出險如何理賠
2021-02-08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保險合同包含的三種免責條款有哪些內容
2020-12-05保險原則包含哪些
2021-03-03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