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離婚一方有慢性病如何賠償?
在我國關于離婚損害賠償,并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賠償標準,實踐中往往都是根據多方面的因素,來確定這個離婚損害賠償數額的。具體可以參考的因素如下:
1、受害人的精神損害程度。應考慮受害人所遭受的精神損害是長期的還是短期的,是否給受害人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影響,由于損害結果涉及人的身體和精神方面,必要時應由醫學專家鑒定其輕重程度,以便確定賠償數額的高低。
2、過錯方的過錯程度。包括過錯方實施過錯的種類、動機、情節等過錯程度一般與造成的損害成正比,過錯輕微的,對受害人的精神損害就小,受害人較易容忍和諒解,確定賠償數額應相對較小;過錯嚴重的,對受害人所造成的精神損害就大,為補償或恢復這種傷害,則應確定相對較高的賠償數額。
3、過錯方具體的侵權情節。應結合過錯方侵權行為的方式、手段、 場合等具體情節綜合考慮,如虐待比一般的過錯行為嚴重,侵權方式越惡劣,持續時間越長,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損害就越大,其賠償數額的確定應相對高于一般家庭暴力。
4、過錯方的經濟負擔能力。過錯方無任何固定的經濟來源,你要他(她)再多的精神損害賠償也是無能為力。
5、訴訟時當地的經濟狀況。我國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精神損害賠償糾紛若發生在經濟較為不發達的邊遠山村,幾十元的賠償數額可能就會平息糾紛。反之,若發生在經濟發達的地區,類似的糾紛,裁判上千元的賠償數額,受害人亦不一定能夠服判息訴。
所以,在確定賠償數額時,要因地制宜,酌情考慮訴訟時當地的經濟狀況,結合其他因素,合情合理地確定一個具體數額。
二、能夠提出離婚賠償的情形:
根據《婚姻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一)重婚的;
(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三)實施家庭暴力的;
(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有以上幾種情形之一的,無過錯方可以在起訴時請求損害賠償。”
在實際案例中,由于當事人有慢性病,所以法庭在判決財產分割的時候會結合多方面的因素適當的照顧有病的這一方,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如果患有慢性病的當事人的個人收入水平就比較高,那夫妻共有財產還是平等的分割的。其次,有慢性病不是對方必須要賠償的法定條件。
婚前債務離婚怎么處理
離婚后房子怎么分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輛被盜報案有期限嗎
2021-03-22老人住院女兒該掏錢嗎
2020-12-19股份有限公司退休年齡有限制嗎
2021-03-07股權繼承程序要更名嗎
2021-03-07商號權如何救濟
2021-02-12怎么寫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協議書
2021-01-31拆遷款支票拿到怎么給錢
2021-02-20別除權的基礎權利是什么
2021-03-23公司破產補償是怎樣的呢
2020-11-14無撫養關系的子女對繼母有贍養義務嗎
2021-03-01二審移送管轄裁定書能否再審
2021-02-25資產具有哪些風險
2021-02-09無權代理合同是否可以繼續履行
2021-02-20房屋中介合同違約金
2021-02-27物業有權利拆除違建嗎
2021-03-12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公司勞務合同應該注意什么
2020-11-28企業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1-01-29被辭退需要辦離職手續嗎
2021-03-10購買人壽保險后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