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延期審理的概念
延期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通知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和公告開庭審理日期后,或者在開庭時,由于出現法定原因,而另定日期對案件進行審理的制度。延期審理只能發生在開庭審理階段,延期審理前已進行的訴訟行為,對延期后的審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時間不計算在審理期限內。
二、延期審理的情形
新民事訴訟法解釋:第一百三十二條【延期審理】
第一百三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回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解釋】本條是關于延期審理的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審理:
1、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如果確因突然患病等正當理由沒法到庭,審查證據、認定事實等就難以進行,這將影響人民法院正確裁判,因此,可以延期審理。
2、當事人臨時申請回避。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被申請回避的人員,在人民法院作出回避決定前,應當暫停參與本案的工作,如果被申請回避的人員不參加本案的工作,致使案件審理一時無法進行的,可以延期審理。
3、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可以延期審理。
4、其他應當延期審理的情形。比如,一方當事人在訴訟過程中因妨害民事訴訟而被拘留,不能按期或者繼續開庭審理等。
人民法院決定延期審理后,對下次開庭審理的日期和地點能夠即時確定的,應當當庭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不能即時確定的,可以在確定以后另行通知。
司法實踐中,發現是否存在需要延期審理的情況是開庭前準備的重要內容。開庭審理前,書記員應當查明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是否到庭。當事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沒有到庭的,應將情況及時報告審判長,并由合議庭確定是否需要延期開庭審理或者中止訴訟。決定延期開庭審理的,應當及時通知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決定中止訴訟的,應當制作裁定書,發給當事人。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按撤訴處理;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綜上所述,如果要進行延期審理,必須是要符合上述幾條條件才能延期審理。值得注意的是,在延期審理的次數是只有兩次的,如果您在這方面有什么困難需要解決,小編建議您到律霸網尋求律師的幫助,不要錯過案件辦理的最好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裝飾裝修合同糾紛管轄是怎樣的
2020-12-2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一
2021-02-03公司章程規定不設股東會能否召開臨時股東會
2021-03-04遺贈撫養協議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08同居期間的財產如何分配?
2021-01-26法人的民事行為能力與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區別
2021-01-29手寫的紙質版離婚協議書有效嗎
2020-12-05專利申請書范文應該怎么寫
2021-02-10過戶房產被惡意抵押如何處理
2021-02-24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關于承租權轉讓
2021-03-02住房公積金婚前有貸款,婚后另一個可以再貸嗎
2021-01-07勞動關系糾紛追溯期多久
2021-01-05借調工作后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9勞動爭議調解期限
2020-12-24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應該加入產品責任強制保險條款
2020-12-12保險經紀人的條件資格有哪些
2021-02-23淺析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
2021-02-01交通事故對方不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1-01-04